从求是书院到浙江大学

辛亥革命网 2010-11-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程牧原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896年,也就是“公车上书”后的第二年,林启由衢州调任杭州太守。到任后,他认为杭州已有的书院“只空谈义理,溺志词章”,已不适应革新
  1896年,也就是“公车上书”后的第二年,林启由衢州调任杭州太守。到任后,他认为杭州已有的书院“只空谈义理,溺志词章”,已不适应革新的需要,于是决定筹建新式学堂。在当地一些士绅及维新派官吏浙江巡抚廖寿丰的支持下,林启利用当时被查封的普慈寺作校址,于1897年在杭州创办了“兼课中西实学”的求是书院。这就是浙江大学的前身。

图1 求是书院旧址

  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几所中西式高等学堂之一,也是清末浙江程度最高、影响最大的新式高等学堂。取名“求是”,既有“实事求是”之意,又包含了“务求实学,存是去非”的学习态度。廖寿丰在《奏为浙江省城专设书院兼课中西实学恭折》中这样阐释书院的办学主张:“居今日而图治,以培养人才为第一义;居今日而育才,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在对学生的要求上,求是书院首先强调“行诣笃实”,然后才是“精其术业”。书院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史地、博物、音乐等现代课程,造船、种植、矿物、制造等技术科目,成为当时传播新思想、新知识的场所。书院的学生不仅努力钻研科学文化知识,还自购报刊以了解国内外时事形势和社会现状,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曾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的邵裴子认为,求是书院“为浙江革命思想重要源泉之一”,是“本省及全国革命史上不可或缺之一部分”。

戊戌变法失败后,求是书院被顽固派攻击中伤,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林启挺身而出,以身家性命担保求是并非新党,使其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得以延续下来。1901年,廖寿丰按照兴学诏的要求,将求是书院更名为求是大学堂,学生名额100人。1902年,又改称浙江大学堂,学生名额扩充至120人。1903年,遵照《奏定学堂章程》的规定,更名为浙江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12年1月公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又改称浙江高等学校。后因学制改革,浙江高等学校在1914年后暂停招生。

1927年,在浙江高等学校原址上,以分别成立于1910年、1912年的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为基础,成立了第三中山大学。浙江工专和浙江农专分别改组成为其下属的工学院和农学院,新筹建了文理学院。次年4月,更名为浙江大学。后又接大学院令,冠以“国立”二字,从1928年7月1日起改称国立浙江大学。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后,浙大全校学生都很愤怒,成立了由25名代表组成的统一学生会,并举行了大规模游行。12月20日,国民党军警按照校长郭任远提供的名单,逮捕了浙大12名学生会代表,此举激怒了浙大师生,“驱郭”运动由此展开。1936年1月,蒋介石亲自来到浙大训话,此后国民政府行政院和教育部又针对领导罢课的学生会成员发来训令,但浙大学生不为所动。最终,行政院于第257次例会上免去郭任远的浙大校长职务。这一事件充分体现了浙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和革命志气。

图2 浙江大学校门

1936年4月7日,国民政府行政会议通过决议,任命著名地理学家、气象学家竺可桢为浙江大学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浙大举校西迁,途经浙、赣、湘、粤、桂、黔六省,于1940年初定居贵州。1938年11月19日,浙大迁至广西宜山时,竺可桢主持召开校务会议,决定立“求是”为校训,这是浙江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竺可桢这样阐释校训的含义:“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据吾人的理想,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1)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但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2)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3)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竺可桢带领浙大走过了最困难的13年,尽管条件艰苦,但西迁后的浙大仍将科学研究工作进行得有声有色。剑桥大学生物学教授李约瑟曾于1944年先后两次参观浙大,盛赞它为“东方的剑桥”。

抗战胜利后,浙江大学迁回了省城杭州。截至1948年3月底,浙大共有文、理、农、工、师范、法、医7个学院,25个系、9个研究所和1个研究室。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为了适应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浙江大学进行了院系调整,保留电机、机械、土木、化工4个系,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浙大文学院、理学院的一部分,与之江大学、浙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成浙江师范学院,后来发展为杭州大学。浙大农学院独立成为浙江农学院,后来发展为浙江农业大学。浙大医学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组成浙江医学院,后来发展为浙江医科大学。改革开放以后,上述四所源出一脉的大学都取得了很大发展。经国务院批准,1998年9月15日,它们又合并组建为新的浙江大学。在2010年QS亚洲大学排名中,浙江大学排在亚洲第32位,中国大陆第6位。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