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乌托邦——近代南通》述评(6)

辛亥革命网 2011-05-03 00:00 来源:《江海学刊》2008年第05期 作者:章开沅 田彤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曹丛坡、穆煊开启档案整理、研究的端绪,余泽所及已造就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南通大学文学院钱健(羽离子)理应是个中翘楚。他生于斯,长

  第二,南通自存在、自发展形成的独立王国,不是简单的地缘性版图,这与张謇权威的辐射力、人脉有关外,还与哪些因素相关?

  第三,从宏观立论,史学是人学,约略包括形而上的宗教、哲学、思想与形而下的社会构成、体制、企业两个最基本的面相,而将形上与形下扭结一体的则是人及其复杂的社会关系。随着近代南通的出现,有无近代南通人的产生?其文化特质与社会分层又如何?

  这类问题或许是我们更加完整地勾勒南通历史时序的门径。

  张謇与近代南通毕竟是地方性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植根于南通的学人终归是推进张謇与南通研究的生力军。

   注释: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序第2页。

  [2]当然,柯文、黄宗智、何伟亚、杜赞奇等人的理论既是对现代化范式的扬弃,又是修正。见周东华《正确对待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和“革命范式”》,《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5期。

  [3]-[11]、[13]-[18][21]-[24]、[36]-[38]羽离子:《东方乌托邦——近代南通》,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335、159、108、16、247、244、314、52、65~67、100—101101、210~220220、223、220、26~27,3235—36、81—82、124137、139139、133、135、337~338,333、323、34一342页。

  [12]参见[日]依田熹家《中日两国现代化比较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周见《近代中日两国企业家比较研究:张謇

与涩泽荣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参见章开沅、田彤《张謇与近代社会》,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8页。

  [20]章开沅、罗福惠:《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5页。

  [31]杨逸:《上海市自治志》,“大事记”甲编,《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大事记》。

  [32]《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简明章程》,《东方杂志》第3年第1期。

  [33]《总工程局议会章程》、《总工程局参事会章程》,《东方杂志》第3年第12期。

  [34]《上海市自治志》,“公牍”甲编,《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公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