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家力量为主导的早期现代化建设(二)(6)
辛亥革命网 2011-05-08 00:00 来源:《现代化研究》2003年第2辑 作者:虞和平 查看:
[27]参见郑友揆等:《旧中国的资源委员会——史实与评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1、29、249-255页。
[28]参见郑友揆等:《旧中国的资源委员会——史实与评价》,第24、33-34页。
[29]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3辑,第838-839、888页。
[30]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1934年全国银行年鉴》,该室1934年版,第(E)116-119页。
[31]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全国银行年鉴》,该室1935年版,第(T)13-14页;(A)36-40。
[32]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1934年全国银行年鉴》,第(E)139-142页;《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全国银行年鉴》,第(T)14-16、(A)36-40页。
[33]转见石毓符:《中国货币金融史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9页。
[34]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全国金融年鉴》,第(D)77、62、(E)9页;沈雷春:《中国金融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社1939年版,页166页;谢菊曾:《一九三五年上海金融风潮概述》,《历史研究》1965年第2期;
[35]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金融研究所《北京金融志》编委会办公室编:《北京金融史料·银行篇》(三),该所印行,第264-266页。
[36]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1934年全国银行年鉴》,第(E)103-104页。
[37]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1934年全国银行年鉴》,第(B)68页;《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全国金融年鉴》,第(B)1-2、(A)36-40页。
[38]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1934年全国银行年鉴》,第(E)359-360、(M)11页。
[39]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1934年全国银行年鉴》,第页(B)331;《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全国银行年鉴》,第(B)21-22页。
[40]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全国金融年鉴》,该室1937年版,第(I)9-10、29-30页。
[41]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1934年全国银行年鉴》,第(E)230-232、(B)92页。
[42]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全国金融年鉴》,第(A)44、55、57页。
[43]据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全国金融年鉴》,第(D)77、62、(E)9、3;(S)62、61、63;134、133、135页有关资料计算。
[44]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1934年全国银行年鉴》,第(E)89-90页、(A)23页。
[45]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全国银行年鉴》,第(T)42页。
[46]沈雷春:《中国金融年鉴》,第52。页
[47]参见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第73-72页。
[48]有关资料参见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第118页。
[49]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荣家企业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上册,第219-221、246-255、264、267页。
[50]参见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永安纺织印染公司》,中华书局1964年版。
[51]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史料组编:《中国民族火柴工业》,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8、60-67、100-101、108、108-110页。
[52]高景岳、严学熙编:《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人民(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54-356、361页。
[53]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近代造纸工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七章第三节。
[54]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编:《上海民族橡胶工业》,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14、30页。
[55]全国经济委员会编:《机械工业报告书》,该会1936年版,第22-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