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一)(6)

辛亥革命网 2011-05-08 00:00 来源:《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6期 作者:虞和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2005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继续稳步发展,并显示出两大热点,一是随着2004年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贯彻,马克思主义

  [32] 李巨澜:《略论民国时期的区级政权建设》,《史林》2005年第1期。

  [33] 张伟:《民团、学校与公所——1930年代广西乡村基层政权之建构》,《中国农史》2005年第3期。

  [34] 丰箫:《民国乡村秩序的整合:规范化过程——以1945年后的浙江省嘉兴地区乡村佃业纠纷为中心》,《中国农史》2005年第4期。

  [35] 魏本权:《20世纪上半叶的农村合作化——以民国江西农村合作运动为中心的考察》,《中国农史》2005年第4期。

  [36] 陈意新:《农村合作运动与中国现代农业金融的困境——以华洋义赈会为中心的研究》,《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37] 杨奎松:《1927年南京国民党”清党”再研究》,《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

  [38] 邓野:《论国共重庆谈判的政治性质》,《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

  [39] 左双文:《1946年沈崇事件:南京政府的对策》,《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

  [40] 冯筱才:《上海下层民众对五四运动的反应:以”日人置毒”风潮为中心》,《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3期;《劳资冲突与”四一二”前后江浙地区的党商关系》,《史林》2005年第1期。

  [41] 陈廷湘:《1920年前后两次争国权运动的异样形态及形成原因》,《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42] 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3] 孙宅巍:《澄清历史――南京大屠杀研究与思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4] 吴永明:《太阳旗下的罪恶:侵化日军江西细菌战揭秘》,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5] 何天义:《二战掳日中国劳工口述史》,齐鲁书社,2005年版。

  [46] 田苏苏:《日军慰安妇在华北地区的实施》,《抗日战争研究》2005年第2期。

  [47] 王向远:《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学者、文化人的侵华战争》,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

  [48] 孟国祥:《大劫难:日本侵华对中国文化的破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 沈予:《日本大陆政策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0] 步平、王希亮:《日本右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1]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研究》2005年第3期。

  [52] 郭德宏:《论抗日战争的领导者》,《东岳认丛》2005年第4期。

  [53] 张宪文:《关于抗日战争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54] 金冲及:《抗战前夜中共中央战略决策的形成》,《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

  [55] 杨天石:《”桐工作”辨析》,《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56] 田海林、黄延敏:《论南京国民政府抗战的思想文化准备》,《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

  [57] 王晴佳:《学潮与教授:抗战前后政治与学术互动的一个考察》,《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

  [58] 袁成毅:《现代化视野中的抗日战争》,载《史林》2005年第1期。

  [59] 荣维木:《怎样以现代化的视角解读抗日战争》,《史学月刊》2005年第4期。

  [60] 虞和平:《中国抗日战争与中国文艺的现代化进程》,《抗日战争研究》2005年第4期。

       (未完待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