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一)(5)
辛亥革命网 2011-05-08 00:00 来源:《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6期 作者:虞和平 查看:
[2] 朱佳木:《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做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8月4日。
[3] 卢钟锋:《历史研究现状与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2月25日。
[4] 李文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建所5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国史研究》2005年增刊。
[5] 《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光明日报》2005年3月15日。
[6] 龚书铎:《历史虚无主义二题》,《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5期。
[7] 张海鹏:《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索》,《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
[8] 张绪山:《〈封建社会〉畅销宣示的道理:近百年反”封建”心结》,《北京日报》2005年3月14日;侯建新:《”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叶文宪:《重新解读中国:重新解读19世纪前的中国》,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9] 张耿华:《试论历史叙事中的想象问题》,《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10] 王学典:《从”历史理论”到 “史学理论”: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1] 沙健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正确对待西方思想理论》,《光明日报》2005年4月27;吴英:《评后现代思潮对历史科学性的否定》,《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8月4日。
[12] 夏春涛:《”拜上帝会”说辨正》,《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5期。
[13] 王国平:《〈天朝田亩制度〉新议》,《江海学刊》2005年第1期。
[14] 欧阳跃峰:《”圣库制度”考辨》,《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5] 廖胜:《太平天国妇女自由问题之民俗释论—兼论妇女自由不能作为太平天国妇女解放之论据》,《史学集刊》2005年第4期。
[16]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
[17] 茅海建:《救时的偏方:戊戌变法期间司员士民上书中军事外交论》,《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
[18] 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3、4期。
[19] 马忠文:《康有为自编年谱的成书时间及相关问题》,《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4期。
[20] 张勇:《康有为的”作伪”及其限度——以康氏戊子乡试自述为例》,《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
[21]刘路生:《戊戌政变袁世凯初四日告密说不能成立——兼与郭卫东先生商榷》,《清史研究》2005年第1期。
[22] 孔祥吉:《蔡金台密札与袁世凯告密之真相》,《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23] 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刘大鹏、朱峙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24] 高 钟:《废科举:中国儒家社会全面散构的多米诺骨牌》,《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5] 苏全有:《清末邮传部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
[26] 关晓红:《清末州县考绩制度的演变》,《清史研究》2005年第3期。
[27] 任智勇:《试述晚清户部银库制度与庚子之后的变革》,《清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8] 易 青:《1927——1937年中国国民党党务经费之分析》,《南京大学学报特辑·民国研究》2005年(总第8辑);田湘波:《论中国国民党党费中的党政体制(1927~1937),《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9] 金以林:《地域观念与派系冲突——以二三十年代国民党粤籍领袖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30] 金以林:《宁粤对峙前后阎锡山的反蒋倒张活动》,《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5期。
[31] 姬丽萍:《北京政府时期文官考试与任用制度评析》,《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