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会代表团参加太平洋商务会议述论(6)
辛亥革命网 2011-05-08 00:00 来源:《史学月刊》2004年07期 作者:虞和平 贾中福 查看:
三 太平洋商务会议的成效和影响
太平洋商务会议召开之前,中国工商界对于中国代表团参加此次会议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代表们也对参加这次会议抱有自己的想法。归结起来,中国工商界的期望主要有:
1、促进国际和平。中华国货维持会的杨小川认为:“细玩太平洋商业会议名词,之以为,实含有促进和平之意。中国民族素爱和平,而商业之发展尤以和平为惟一要件。最重要之一语,必须摒绝以前政治侵略卑污之手段,而相见以诚。”[25]希望会议促进国际和平,以利于发展各国间商务。
2、促进中外直接贸易。作为代表之一的毕云程指出,中国代表团此行的一项任务就是,改变外商控制的洋行操纵中国对外贸易的局面,扩大华商直接对外贸易。并希望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1)真实宣示中国实在情形,以祛外人藐视之心理;(2)此次各国代表甚多专门家,鄙人等将藉此机会,一探外国商务状况之真相。[25]
3、谋求救济中国实业之道。德大、恒大纱厂总理穆抒斋在公饯代表时提出,一次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出现困难,有识之士“自应研究纱业不振之原因何在,其在国内乎?抑在国外乎?能否设法补救?补救之道仅求自助乎?抑兼求他人互助乎?纱业不振关系不止一途,国内国外兼而有之,救济之道亦不一端,自助他助亦宜兼图。予在棉言棉,希望此行在发展棉业各国相互关系上,得有好消息”。[26]这说明他们已着眼于国际环境下考虑发展中国实业问题。
中国工商界对太平洋商务会议的期望不一而足,但这次会议最终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收获呢?要回答这一问题,先要探讨太平洋商务会议的性质,因为会议的性质直接决定会议的实施问题。
太平洋商务会议不是一个由各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商务会议,而只是一个由各国工商界代表参加的民间商务讨论会议。如上文所述,这次会议的发起者和组织者联太平洋协会,尽管得到美国和各有关国政府程度不同的支持,但它实质上只是一个由各国商会和其他同类团体参加的民间社会组织。正因为如此,太平洋商务会议就是一个由各国商会为主的民间社会组织参加的会议,它最终所做出的各项议决案就不带有法律效力,各国也就没有必须执行的义务。虽然与会的各国代表都希望会议的决议能够得到实行,会议也从保证议决案的实施出发,曾通过了两项议决案:(1)由本会议委托联太平洋协会,征集沿太平洋各国人民之公意,组织联太平洋商会,联合现有沿太平洋各地商会或商会同等之机关,一致进行;(2)联太平洋商会成立之后,得委托联太平洋协会组织联太平洋商会董事会,并请本会议代表为协会之顾问员,以实行本会议议决各案,并促进其他关系沿太平洋各地之商业计划。[2](p122)但是,后来的事实是,联太平洋商会没有成立,实行太平洋商务会议议决案的联太平洋商会董事会的成立更无从谈起,太平洋商务会议所作出的各项议决案也只是决而不行。所以,太平洋商务会议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是一个有关太平洋商务发展的国际论坛。
事实上,各国代表对大会的议决各案能否执行是十分关心的,甚至担心其难以执行。当地报纸对此评论道:“在所有会议中,代表们对未来做了大量的展望和预测,但随后就是如何实现的问题。关于代表们热情投票表决的许多决议案,即便是他们自己在私下里谈到时,也表现出毫不掩饰的怀疑。”对代表们许诺的“彼此之间永无敌意”,该报几乎带着嘲讽的口气加以评论道:“人们可以变成兄弟,但什么时候兄弟之间停止过争吵呢?”[27]中国代表赵桂芬在大会闭会时致辞,他一方面表示敬佩会议的“协作精神”,另一方面更加强调大会议决案执行问题。他说:“至于各决议案之实施,其责任更重大,更有赖于此数君子之努力,将来究能得几何效果,则视代表诸君之协助。若代表诸君回国以后,自以为责任已尽,殊非所宜。必须各尽其力之所能,协助各决议案之实施,庶可以早收实效。”[21](p131)既然大会的议决各案难以执行,中国工商界所期望的一些实际问题想要取得实质性的结果自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次会议从商人外交的角度来说,并不是毫无收获。外交的功能作用主要在于为国际关系的发展改善和创造条件,而国际关系具体事务的实施则是外交所带来的结果。中国参加太平洋商务会议,作为一次经济性的商人外交,其主要功能和任务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改善和创造国际环境,而具体的国际经贸业务的展开和实施则是次要的。穆藕初针对中国工商界参加这次会议的期望曾发表过这样的看法:“欲图商业之发达,首在有交通机械。吾国对外贸易海轮仅有三艘,铁道又未普遍,而无线电台亦尚阙如,加之政府不良,政治失轨,军阀专横,均为商业发达之障碍。欲除障碍,广交通,国人事也。所以此次赴会,不过尽一种国民外交的责任,以与各国相探讨。谓可依赖他人图我国商业之发展,万无是事,能得到各国实业界之谅解,以缓和其政治界之举措,是亦足矣!”[28]中国工商界派代表与会是一种“自动的国民外交”“,此次系商业会议,发展商业之要点,莫如交换意见,联络感情,此系一种国民外交之嚆矢。”[18]这就是说,发展本国经济、改善本国的环境条件是国内的事情;参加此次会议的任务是为改善国际环境而努力,其主要收获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