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会代表团参加太平洋商务会议述论(2)

辛亥革命网 2011-05-08 00:00 来源:《史学月刊》2004年07期 作者:虞和平 贾中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太平洋商务会议不仅是一次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商人外交活动,而且是中国商人外交继五四时期之后的又一次跨越。这次会议由联太平洋协会这一

  联太平洋协会作为一个旨在促进太平洋地区经贸和文化合作的商人外交组织,它与当时各国政府外交的主旨相一致。美国联太平洋协会成立之时,正是美国政要大力宣称世界将进入“太平洋时代”之际,罗斯福说:现在大西洋时代已发展到了高峰“,注定要成为最伟大的太平洋时代正在冉兴起”;政治家威廉·舍伍德也预言:“在世界的将来,太平洋及其沿岸岛屿和由此延伸的广阔区域,必将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舞台。”[3]他们所预言的“太平洋时代”显现了美国日益强烈的称雄太平洋地区的野心,及其与日本争霸太平洋的意图。美国为了实现其这一既定目的,除了采用政府外交途径之外,也非常重视利用民间外交途径。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贺思敦于1922年在上海联太平洋年会上作演说时就明白表示了这一点,他说:联太平洋协会的产生是应协调国际、国内贸易的发展而诞生的,而它又“造成适合于华盛顿会议之空气,凡各国政府均不得背舆论而行动”;它“尤为以建设努力,左右国内政府之一切机会也”[4]。因此,当准备举行太平洋商务会议时,得到了美国商务部长胡佛赞同,由檀香山政府拨款3万元为临时招待费。各国的联太平洋协会也都不乏政要和社会名流为其主要成员,体现着各国政府的意志。

  联太平洋协会成立后,就曾计划召集太平洋各国代表会议,但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延搁,大战结束之后便付之实施。在1920~1922年间,联太平洋协会先后举行了四次会议:1920年的太平洋科学会议、1921年的太平洋教育会议、1922年的太平洋报界会议和太平洋商务会议。这一系列的太平洋地区会议被称为“联太平洋运动”。

  太平洋商务会议则是一次纯粹的国际商人外交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美国、日本、中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12人,他们都是该国和当地的商界领袖人物。会议的主题主要是关于太平洋地区经济事务方面的,计有:(1)各国关于商务之重要问题;(2)交通与运输,包括关于海电和无线电之讨论及补救之建议、关于新闻电之减费和改良传递问题、关于商务路线和新航线之讨论、要求各国设置自由港问题;(3)天产之保护及改良,包括渔业保护、燃料之进步以发达实业和运输、消除米粮及糖之恐慌等问题;(4)经济与投资,包括解决兑换价值之困难、汇票及商业问题之划一、展长各国间之付款期限以协助对外贸易、厘定商业证书;(5)国际间之关系,包括调解商业上之误会、太平洋利益问题之互助方法、各特别委员之报告、讨论各项决议案。[5]正如美国所发出的会议邀请书所言:这次会议“纯系谋各国商业上进步起见,绝未含任何政治意味”[6]。

  其次,太平洋商务会议是由中国商人自主参加的。这次会议虽然由美国政府和联太平洋协会同时向中国政府和上海总商会发出邀请,但实际上是由上海总商会为主组团赴会的。1922年7月,中国政府收到美国使馆和会议主要筹备者福德的邀请,上海总商会也接到联太平洋协会的邀请和大会的议事日程,太平洋商务会议逐渐引起中国工商界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1922年9月初,以福德来上海宣传太平洋商务会议,并邀请中国派代表与会为契机,中国工商界的与会热情高涨起来。福德在中国联太平洋协会的招待会上提出,希望中国各界至少能派出15名代表参加会议,并且表示:“美极愿辅助中国,故望中国人民有以促进之⋯⋯且希望中国得有机会,然而中国人民须欲自奋,否则美国亦不能施其力也。”[7]福德的言论使中国社会各界增强了对太平洋商务会议争取国家利益,争取平等国际地位的希望。此时,上海总商会和中国政府已经决定派穆藕初1人作为工商界和政府的共同代表与会,这引起社会舆论的一片指责和不满。

  《申报》发表文章批评道:“所谓增高国际地位者,非政府少数人所能增高之。必全国之人力图发展其事业于国际之间,对外能竞争而后国际之地位乃可增高。商业在国际上之地位最为重要,所谓长袖善舞者,不仅争个人之利而已。年来我国商界领袖,亦颇注意于此,凡有可以促进我国商业之机会者,每不肯落后人后,乃何以此次联太平洋之大会,美国代表多至五十余人,日本之派定者亦已十五人,而吾中国之所委派独仅有一人,其将何以争胜于商业之坛玷(坫)间耶!吾人于此不能不望多派相当代表,以实力与太平洋沿岸各国之代表相周旋,而勿徒言国际之地位可也。”[8]

  《民国日报》的言词更为激烈,对中国在太平洋地区商业地位的现状表示了强烈不满,发表评论道:“沿太平洋两岸,中国与美国对峙,地位相等,执太平洋商业之牛耳的应该是中美两国。然以日本国的锐进,遂使代中国与美国对抗,中国且沦为他们商务的竞争场,还说什么体面呢?”[9]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