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后50年间留日学生的日本观及其影响
辛亥革命网 2018-09-17 09:21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作者:李喜所 查看:
近百年来,中国往日本留学者约10万人。从1896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50年间,留日生约5 万多人。百年中有10万人的庞大的中国留学生队伍去学习日本,研究日本,自然对中日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中间,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留日生日本观的构成及其行为走向。全面、系统、准确地去探讨中国留日生日本观的内涵、流变、客观效果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考虑到人们对近十几年留日生的日本观比较容易把握的客观现实,本文即着重去研究第一个50年间中国留日生日本观的形成、构架、起伏及其对吸收日本文化的影响。
一、留日生日本观形成的诸因素
近代中国,留学生的走向基本和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的转换相一致。因而,制约中国留日生日本观的第一个因素是中国人对日本的总体观感。
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中国人一向是十分关注的。但古代是大批日本人来中国留学,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日本又和中国一样受到了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所以在1894年甲午战争之前,中国人并没有想到向日本学习。不料,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甲午战争中又大败清帝国,中国人不得不对日本另眼相看,朝野上下乃至民间均呼吁向日本学习,振兴中华。而且,欧美毕竟离中国太远,文化差异也大,日本和中国社会文化相近,且在学欧美中大获成功,向日本学习是中国人的最佳选择。诚如有一本《日本游学指南》所概括的:“凡天下之理,自最下层一跃而至于最上层,鲜有不踬者。欧美各国之文明,以今日之吾国视之,其相去盖不可以道里计,故吾之游学于彼,则所谓自最下层而欲至最上层耳。吾国今日之程度,非得一桥,以为过渡之助,未见其能几也。今日之日本,其于吾国之关系,则犹桥耳。数十年以后,吾国之程度,积渐增高,则欧美各国,固吾之外府也。为今之计,则莫如首就日本。”
甲午战争以后的中国人视欧美为一等强国,日本为二等强国。日本这样的亚洲国家引进了西方文化,国势大振,中国应该以日本为“桥”,通过这座难得的桥,到达西方工业社会的彼岸。以日为师,走向近代社会,是当时中国人的共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中国人基本是这样的日本观。30年代后,日本军国主义大肆侵华,为抵抗侵略,更需要研究日本,中国人仍视日本为强国。一般来讲,除了特殊的教育文化交流外,强国是弱国留学生向往的“圣地”和“取经”的源泉。甲午战后50年间中国人对日本的最基本看法,就是认为日本比中国强,中国留学生大批涌向日本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是日本强于中国。为求中国富强,往日本留学,是最浅显但又是最基本的一个因素。正如吴玉章赴日留学时所云:“为求富国强兵策”,“浮槎东渡起雄心”。这种通过留日而强国的思维范式正是甲午战后50年乃至近百年中国人日本观的一个缩影。
影响留日生日本观的第二个因素是活跃在政界、学界即社会各方名流的舆论导向。
晚清到民国,许多名流学者或政治家、思想家都对日本有过这样那样的评说,有的还著文、写书、发表演说,表明对日本的观感。从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蒋介石、章太炎、陈独秀、郭沫若,几乎都认真而深入地评说过日本。受特定的社会人文环境的制约,他们的言论虽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前后矛盾,但提倡中国要学习日本的长处,要派青年赴日留学是一致的。无论中日关系如何变化,这些名人总是想告诫中国人,日本是中国振兴的一位难得的“老师”。他们的这种思想指导,自然先入为主,左右着留日学生的日本观。以晚清为例,甲午战争前后的政界和思想文化界,几乎一致在鼓吹“以日为师”。张之洞著《劝学篇》,大力宣传留学日本,振兴清廷,其云:“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 伊藤、山县、木夏木、陆奥诸人,皆二十年前出洋之学生也,愤其国为西洋所胁,率其徒百余人,分诣德、法、英诸国,或学政治工商,或学水陆兵法,学成而归,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