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辛亥革命之“排满”及对广州八旗“和平易帜”的影响(7)
辛亥革命网 2021-02-18 12:39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沈林 查看:
四、辛亥革命后的广州八旗命运
广州八旗放下武器、脱掉甲胄、走出八旗军营,安家费也没有获得。但是激进的党徒仍然想杀害满族,当八旗集中交枪换取口粮时,胡汉民还“敌视旗民,尤仇恨满人,向陈炯明建议趁此机会将旗民聚而歼之,幸陈氏对他的建议未予采纳,据传说,陈氏答复胡氏的理由系‘杀之不武,姑留之以缓图’等词,当时统治阶级对待满人的残忍,可见一斑。(26)”胡汉民与孙文乃坚决排满主义者,即使清朝不再、满洲不掌权,对满洲人的态度都不会有大的改变。尽管在1923年1月发布的中国国民党党纲对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做了这样的表述“民族主义,以本国现有民族构成大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国家”(27),似乎对国内其他民族视为国人同胞,但其实不然。同样在1923年,孙文竟有如此文字发表:“从前梁启超要打消汉人排满的义愤,便说满清入关,不算亡国,因为满清曾受过中国龙虎上将的封号,所以也是中国的臣民代替了明朝。当时我们反驳:如受过封便算中国臣民,那吗(么)赫德是中国的户部,戈登是中国的将军,若是得了中国,也就不算亡国了?(28)”由此可见孙中山仍然把满洲看成是与英国赫德、戈登一样的外国人,即使他们当了皇帝、总督、将军也不是中国人。孙先生身为国家总理,说话绝对不掩饰强烈种族主义,仍然是手舞力斧的革命党,所以,在孙先生的影响下,中华民国执政党继续敌视已经丧失政权的满洲人。如果不是陈炯明不知其原因的推脱,已缴械的手无寸铁的广州满族将被集体屠杀,今日也不会存在广州满族诸位“遗老遗少”了。
广州满洲人看到或听到革命党“排满”宣传和外地“排满”狂飙中屠杀八旗男女老幼的消息,担心自己被杀,纷纷逃离居住了156年的家园,大部分广州满族被迫更改自己民族成分,到广东南番顺乡下隐名埋姓、改称汉族,散诸四方,那些协领、佐领的后代竟然都找不到。笔者同事关庆霖身份证为汉族,自报顺德籍贯人,认识本人后就说他自己是满族,直到90年代中旬才根据祖先的满洲落广祖记录恢复自己的满族族籍。
辛亥革命后的广州“广大满族不会经商,学技术一时难成,大多数靠做小贩来维持生活。有些经营生果及瓜菜,有少数人开设小杂货店和市场的鱼肉小贩等。做小贩生活艰苦,每天收入不过一元几角,但这对于缺乏文化、技术和资金的广州满族人民确实一种恰当的职业。后来做小贩的人数越来越多,成为广州满族主要的经济来源。据估计,解放前的民国时期,做小贩的人数约占广州满族劳动力总数的60%以上,还有部分人从事织带、做鞋、穿牙刷等手工业。原八旗官员及其后代和一些富户也逐渐衰落了。据调查辛亥革命后‘终日流落街头,到处找零活干,这类户约占百分之二十’(29)”。小贩收入低,如果遇上政府拆迁或者征收房屋公价,等于剥夺小贩的生存和居住权。“旗人的房屋,原属公产,后来渐转变为私产,每年只交纳少量的地租,辛亥革命后数年,广州拆城建马路,政府以旗民的房屋系属公产,应补缴相当之代价,才能转变为私人财产。并规定按照各房屋的地租加一百五十倍缴交现金,逾期不缴,即将房屋没收充公,在当时叫‘房屋缴价’(30)”。尽管这是当时旗人代表傅祥康等与广东都督胡汉民商议的结果,但旗人失去政权,就失去工作失去收入,小摊贩短期内如何筹措到那么多钱?于是就有旗屋被充公,可怜广州满洲人只好流离失所,寄身他乡,失去自己的民族尊严。
民国时期满族人地位低下,而在日伪时期,广州满族更加悲惨。“遭受日军残害的也不少,如惨受奸污者有之,一向做小贩的赵广夫妇无辜被打伤要害,以至无法谋生,一家五口相继饿毙。陶伙一家三口因到乡村避难均溺死珠江河面,无一生还。满族妇女被骗卖到英德、清远等地亦复有之。青年族胞何带、林仔、炳俊等,又给日寇拉夫至今仍无音信,也可能死于其它地方了。由于生活无着而要行乞的比比皆是”(31)。
辛亥以后,尽管没有被革命党的兵器杀戮,但是广州满族与全国满族一样陷入“排满”的空前困境。河北密云县原檀营村满洲驻防营蒙古族老人穆秀岩回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元年,因形势所迫,当地“成立统一党分部,拥护革命。北京建革命七十二烈士祠,助款修建。于民国三年裁去(檀营村满洲驻防营)都统一职,归京兆伊代管四个协领,协领内委一主任。由此旗兵饷不再按时发给。裁去(檀营村满洲驻防营)陆军,营旗民生计困难。种地的、做小商贩的、出外谋生的,日常有之。至民国十年后,贫苦居多。鬻妻卖子讨饭者有之,上黑龙江、洮南府拜泉县荣某领地开垦做生意的有三百多胡、上张家口谋生者七八十户。去北京齐化门外做生意拉洋车一百多户。……蒙受民族歧视压迫,老弱冻饿死亡者不计其数。现在村中人口汉满蒙三族共三百一十多户(32),”翻阅广州满族清末民初历史书籍,密云县满族的遭遇与广州满族何其相似。
辛亥之后,尽管北京城的清帝逊位之后仍保留着相当优厚的皇室待遇,但“排满”当然首先是满洲皇帝,皇室待遇后来也未兑现。广州旗人的命运,除个别旗人代表因与军政府协和而担任国民政府军政官员没有受到太大的负面影响,一般旗人的命运却如汪洋中的孤舟,无法把握命运。其实,当时广州八旗也想回满洲家乡,据广州满洲八旗穆克登布后代佟汝鎏老先生向笔者介绍:辛亥革命后,八旗交枪了,省城外围土匪等涌进广州旗营,抢夺满族财产还杀害八旗成员家属,警察和新军并没阻止,但当时乡绅看不过眼,强烈反对土匪的行为。后来警察和新军开始抓土匪,就地正法。但已经造成一片恐慌,佟汝鎏老先生回忆:我爸爸说,满族人号召回东北,不少八旗卖房、雇请马车成群结队准备走,这时革命党来劝告说“五族共和”,于是广州八旗才留下没有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