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4)

辛亥革命网 2010-11-10 00:00 来源:民族魂 作者:刘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孙中山说,他从一八八五年中法战争中国失败之日起,就立志推翻清朝政权。自那时到一九二五年去世,一共四十年。其间经历辛亥革命、第一

  中国不应当分裂,只应当统一的道理,孙中山不止一次作过论述。例如在《支那保全分割合论》里,在《民报》周年纪念演说里,都讲过这方面的道理。1924年讲演《民权主义》,大段论述这个问题,最为精辟。当时一些主张一切照搬西方的知识分子,以为美国的所以富强,是由于实行联邦制。所谓联邦制,是各邦自定宪法,分邦自治。中国要象美国一样富强,便应该各省自定宪法,分省自治。等到省宪实行了以后,然后再联合成立国宪。换句话说,就是把本来统一的中国,分裂成二十几个独立单位,等将来某个时候再来联合。针对这种“学说”,孙中山痛加驳斥说:“这种见解和思想,真是谬误到极点,可谓人云亦云,习而不察。象这样只看见美国行联邦制度,便成世界顶富强的国家,我们现在要中国富强,也要去学美国的联邦制度,就是象前次所讲的欧美人民争民权,不说要争民权,只说要争自由平等,我们中国人此时来革命,也要学欧美人的口号,说去争自由平等,都是一样的盲从,都是一样的莫明其妙。……美国当独立之后,为什么要联邦呢?是因为那十三邦向来完全分裂,不相统属,所以不能不联合起来。至于我们中国的情形又是怎样呢?中国东部,形式上向来本分作十八省,另外加入东三省及新疆一共是二十二省。此外还有热河,绥远、青海许多特别区域及蒙古、西藏各属地。这些地方在清朝二百六十多年之中,都是统属于清朝政府之下;推到明朝时候,各省也很统一;再推到元朝时候,不但是统一中国的版图,且几几乎统一欧亚两洲;推到宋朝的时候,各省原来也是很统一的,到了南渡以后,南方几省也是统一的;更向上推到唐朝、汉朝,中国的各省没有不是统一的。由此便知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的。美国之所以富强,不是由于各邦之独立自治,还是由于各邦联合后的进化所成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美国的富强,是各邦统一的结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结果。中国原来既是统一的,便不应该把各省再来分开。中国眼前一时不能统一,是暂时的乱象,是由于武人的割据。这种割据我们要铲除它,万不能再有联省的谬误主张,为武人割据作护符。若是这些武人有口实来割据一方,中国是再不能富强的。……我们推翻清朝,继承清朝的领土,才有今日的共和国。为什么要把向来统一的国家再来分裂呢?提倡分裂中国的人一定是野心家,想把各省的地方自己去割据,象唐继尧割据云南,赵恒惕割据湖南,陆荣廷割据广西,陈炯明割据广东,这种割据式的联省,是军阀的联省,不是人民自治的联省。这种联省不是有利于中国的,是有利于个人的,我们应该要分别清楚。”①[《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四讲。]爱国,就要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这些道理讲得多么好呵!孙中山特地列举东三省、新疆、热河、绥远、青海、蒙古、西藏在清朝二百六十多年中,都是统属于清朝政府之下的,没有举出台湾,这显然是因为台湾当时正处在日本殖民统治下面。

  爱国,存在着爱哪个阶级的国,统一,也有统一于哪个阶级、哪个政权的问题。《春秋》主张“大一统”,那是古代封建的统一。康有为《辨革命书》,一开头就攻击革命派号召各省自立,必定把数千年一统大同的中国分裂为十八国,乃至数十小国,力追印度,求弱求亡,愚不可及。他表示要“爱大中国,爱统一”。康有为的要求,是把中国照旧统一给卖国主义的清政府。曹锟、吴佩孚主张“武力统一”,段祺瑞主张开“善后会议”,实行统一。他们都是要把中国统一到帝国主义代理人封建军阀手里。孙中山尖锐指出,“提倡分裂中国的人一定是野心家”。不容许买办阶级、封建军阀分裂中国,也不容许他们实现梦寐以求的反革命的统一,这两者是一致的。

  孙中山坚决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留下的遗训至为宝贵。时至今日,台湾与祖国大陆仍处在人为的分裂之中。它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也违反孙中山的谆谆告诫。促进台湾归回社会主义祖国怀抱,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加速我们伟大的祖国向四个现代化前进,一切爱国者都负担着这个光荣的职责,义不容辞。历史的潮流是不可违逆的。谁要反其道而行之,又拒绝改弦易辙,就难免有陷为民族罪人的危险。这是不容许等闲视之的。“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这种感情,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今天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不管什么势力,都不可能最后破坏这个基础。祖国的统一、大陆与台湾人民的团结是一定要实现的。

  孙中山把自己的学说、理论概括为“三民主义”。爱国主义是产生这种学说、理论的思想动力。爱国,只应当爱独立的、革命阶级的或人民群众的国;爱国,必须走革命的道路;和爱国就要反对分裂,坚持人民国家的统一,这一些,又是三民主义某些方面的具体化,实践化。孙中山领导的运动,掀起了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的中国人民爱国斗争的新高潮。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劳动群众觉醒起来,推倒清王朝这个外国统治中国的工具,意义是重大的。然而帝国主义势力并没有因此动摇;去掉一个清朝皇帝,接着又出现袁世凯等一批大小军阀、大小皇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太软弱,没有力量赢得一个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结局,哪怕象同一个时间里西方墨西哥、稍后一点东方土耳其那样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结局。历史无情,向世界宣布了这样的结论。

  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继承、发展孙中山和其他爱国、革命先驱的事业,领导人民继续奋斗。在辛亥革命三十八年以后、孙中山去世二十四年以后,人民最后搬掉了压在自己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中国历史重新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轨道。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乃是这种独立发展的必然结果。民主革命阶段的爱国主义斗争,到这里,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