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潮——吕逢樵光复处州府(连载26)

辛亥革命网 2011-06-0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朱文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讲到秋瑾,逢樵不禁回忆起秋瑾、徐锡麟及陶成章等人来壶镇的一幕幕往事。如今秋、徐都已经为国献身,陶先生也避难南洋,毫无音讯。逢樵
 

  大宗祠祖宗牌前忆先烈  城隍山定风碑下议定风

  逢樵和小囡离开县城的坤范女校,回到横塘岸村,太阳已经下山了。经过周守邦家,吃了晚饭,守邦要留他们住宿,逢樵说,夜里月色好,还是先回山吧!

  次日早晨,太阳刚从对面的东楼山尖放射出紫红的霞光,逢樵就起床了。他走出孵鸡崖下的棚铺,见不远处的厨房冒出袅袅炊烟,知道小梅、云驹他们已经起来烧早饭了。时间已是秋天,露水特别重,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还可以听见露水滴滴嗒嗒往下滴的声音。逢樵想起初进山的情景:大清早,深山内一片喧闹,雉鸡躲在树丛中,这边呼叫,那边应和,任你怎么赶也不怕。可是,自从光复军的战士们屯驻在这儿以后,它们自觉地让位了,再也听不到雉鸡自在的啼鸣。逢樵忽然想起了昨夜带回来的留声机,何不在静静的清晨,高奏一曲,让大家欣赏一下呢?他转回棚铺,见小囡仍呼呼安睡,就没叫他。他在棚铺前拣了处平平的崖石,把留声机提出来打开,拧紧发条,安上黑胶唱片,开关一开,唱片一圈一圈飞转起来。他小心翼翼地把机头一放,只听一阵激越的乐曲后,高唱起《满江红》的古曲:“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头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小囡首先一骨碌爬起来,他拿了条毛巾,想去坑里洗脸,经过唱机边,说:“吕先生,我这一辈子,从来没听到过这么让人心跳的歌呢?”逢樵说:“你去把嘉益和剑中两位队长叫来!”小囡刚转身想去,剑中和嘉益已经双双来到。嘉益说:“大哥,你昨夜回来,怎么不叫我一声!”逢樵笑笑说:“叫你干什么?我叫三声,你能醒来?”剑中说:“岳飞的《满江红》,我在大通学堂听到过几次,每次唱罢《满江红》和秋先生的讲话,我们都热血沸腾,怒火中烧!老逢,咱们也教唱《满江红》,也给光复军的战士们讲一通吧!”逢樵一听,巴掌一拍说:“行!不过,今天,我得先请你讲讲大通学堂教唱《满江红》的情况,让大家振奋起来,继承秋先生的遗志!”

  听到《满江红》的歌曲,没多久,山中的战士们都集拢来了。在判官头的草坪上,嘉益喊着口令,指挥着各列队伍。不到五分钟,队列集中完毕。三十多人,像一块方型的钢板,深深嵌在芦岙的大山上。嘉益威严地喊了一声“立正”,队列“唰”地一声肃立,接着一声“稍息”,战士们都右脚迈出半步,安稳站立。嘉益说:“下边由光复军统领讲话!”

  逢樵向大家讲了一下当前的形势,又叙述了这次出游丽水的情况,接着说:“咱们在芦岙深山已经两年多了,每天除了生产就是练兵,除了练兵就是生产,从来没什么曲子听,更没什么好戏看。这次我到丽水,看到这玩艺儿,”他指了一下留声机:“我就下决心买来,还买来一些歌片和戏曲片,有空也让大家乐呼乐呼!不过,今天我们先上一课!”战士们一听用留声机唱戏上课,都乐得脸上像开了花儿。“今天的课,由吕剑中队长给大家上,大家欢迎!”接下去,是一阵热烈的鼓掌。

  剑中接过逢樵的话头说:“今天的课,是音乐课,也是政治课。咱们要听要唱的歌,是一阙流传了几百年的古曲,题目就叫《满江红》。我先把歌词的内容讲一下!”剑中介绍了岳飞写的《满江红》词,又从词讲到岳飞抗金的英勇不屈。忽然剑中不讲了,他一挥手,那边小囡已经把留声机的开关打开,一阵激越的歌声又响起来。歌声在战士们的心中回荡。歌声飞向苍穹,引来了苍鹰的盘旋;歌声飞向翠竹深处,引来了山鸡的和鸣。逢樵、剑中和嘉益等人,已经不止一次听过这歌曲,每听一次,都想起一批人,想起古代浴血征战的岳飞,想起擂鼓的梁红玉、鏖战的韩世忠,想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更想起以自己一腔碧血,怒洒轩亭口,以唤醒世人的女杰秋瑾,想起曾在壶镇垟上留下足迹的侠肝义胆的徐锡麟……

  听着,听着,逢樵、剑中、嘉益和小梅、和珍、云驹等人,都流下了热泪。歌声停止了,但战士们的热泪止不住,仍在横流。这时,剑中一把擦干了眼泪,说:“弟兄们,听着这悲壮歌曲,谁能不热泪横流?但咱们是战士,要把泪水化为仇恨,把仇恨变为推翻满鞑子政权的怒火,变成为革命冲锋陷阵的力量!我清楚地记得,几年前,在大通学堂,秋先生也教我们唱过《满江红》,至今我仍记得她挥着拳头,怒斥清廷的身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