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总统”徐世昌在辛亥革命前后(一)(5)
辛亥革命网 2011-11-0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徐氏自任总统以来,一向利用各派矛盾,操纵平衡,以为自固之计。于1922年2月25日发表罪己通电,以消释直奉成见,均无结果。6月1日,旧国会议员203人在天津集会,决议徐世昌“祸国殃民,障碍统一,不忠共和,黩货营私”16字罪状,宣告非法总统无效,并斥责其是伪总统。6月2日,徐通电辞职。这天,为早已柬约的驻英公使顾维钧述职午宴,徐世昌办理了去职事项,照常赴宴。入席后,徐举杯说:“鄙人与诸君此次宴会,一则为顾少川公使洗尘,二则向诸君辞行。”说完泪水欲流,众人相顾无言。徐从1918年9月到1922年6月2日,任总统计三年零九个月。在民国历任总统中,除袁世凯之外,他是任期最长的一个。
从此,他自北京迁居天津英租界,开始了几乎与世隔绝的寓公生活。此后,他从不阅览报刊杂志,只是由曾任总统府收支处长的朱宝仁向他简述外界新闻。但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却叫他的一个侄女每天为他读报。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他更为关注时局的发展,颇为担心内战重开,会给日本提供可乘之机,后果不堪设想。经中共的调停始得和平解决,他才松了一口气。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他非常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曹汝霖到访时讲:“南京政府是英美派当权,压制日本在华势力,使日本在中国的权力受到损失,日本被迫无奈才出兵与中国打仗。总统(指徐)此时如能出山,与日本订立亲善条约,日本即可撤兵。”徐世昌是何等聪明的人,一听此言,便明白曹是在为日本侵略者当说客,要自己出来当汉奸。他怒火满腔,断然拒绝道:“老朽年过八十,体弱多病,早就不问政事,对此没有兴趣,你们另请高明吧!”曹碰了个硬钉子,灰溜溜的离去。日本侵略者考虑到徐的资历深,当过总统,富有统治经验,是出任华北伪政权首脑的最佳人选,因此,还要在他身上打主意。1938年日本侵略军板垣师团长和大特务头子土肥原贤德二大佐,分别约请徐见面,但徐却托病不出。无奈,又派徐的门生金梁等人继续前往游说。金梁是宗社党主要成员,在伪满洲国任职。他抬出溥仪来压迫徐就范。曾言:“请老师先任职,再请宣统帝到北京正位,这是复辟清室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尽管徐一向对溥仪很尊重。在清帝退位后,他对清室待遇一直悉心照料。所以他在清朝遗老中素有“眷念故主”之名。但是,他清醒的认识到,这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利害和个人名节的大是大非问题,他严正拒绝说:“事关重大,无力撑门面,决不再作出山之想!”言罢,便命人送客。闻者,认为徐氏尚能拒附敌伪,凛然自守,晚节可风。1939年6月5日,徐世昌病故,年85岁。6月8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徐世昌下褒奖令,以颂扬其。爱国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