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总统”徐世昌在辛亥革命前后(一)

辛亥革命网 2011-11-0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义旗一举,清朝竟如摧枯拉朽,一击而垮。与清朝有深厚渊源的清廷高官和清室皇族,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感。接着在青岛等

  在青岛崂山太清宫盘道左侧“涵海养云”刻石之下,前海岸大石壁上刻有徐世昌撰的“游记”云:“癸丑(1913年)四月辛丑(5月20日),约苏州吴郁生、广州李家驹游崂山,同游者贺县于式枚、合肥李经迈、张士珩宿于华严庵,明日至太清宫,负峡函海,松石奇古,极雄深幽,靓之致念憨山争席事,俯仰兴叹。返华严宿,仍遵来路,历土壑岭,循九水而归。张君独留,次晨之八水河观瀑,蹑梯子石,越烟云涧,别觅归路,往返均三日。道士韩太初善琴,马贤静善谈元,皆此游可纪者。天津徐世昌。”

  辛亥革命义旗一举,清朝竟如摧枯拉朽,一击而垮。与清朝有深厚渊源的清廷高官和清室皇族,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感。接着在青岛等地,一时间遗老云集,如过江之鲫。因家世与遭遇上各有不同,上场的情景也形形色色,或从家乡避难而至;或由任所弃官而来;或宦囊充斥;或行李萧索;或一片愚忠;或别有打算;……不过,以一概万,这条总的行程却并无不同。这批遗老中间,则各有怀抱。有人谋求另事新朝者、有者幻想复辟东山再起、多是在这世外桃园甘当起寓公。上则刻石内列的六人,可说是同床异梦,整可分为如此三类。袁世凯的义弟兄徐世昌与李家驹是待机出山,拟做“二臣”;李鸿章的次子李经迈与于式枚正积极进行复辟清室活动;李鸿章的外甥张士珩、与军机大臣出身的吴郁生则是不问政事,则安于当寓公;张氏兼于热衷问道。

  一、谋求另事新朝者,居青的清宦大有人在。且不说由进士成博士的柯劭忞、清史馆馆长的赵尔巽、短命的国务总理李经羲等人,先说说“翰林总统”徐世昌。

  “翰林总统”徐世昌

   徐世昌不仅担任清廷高官,而且受到袁世凯的重用;并就任过民国大总统。尤以晚节可称,拒绝出任日寇伪职。著述丰富,在文化事业上贡献卓著。

  清帝退位后,曾寓居青岛,同其弟徐世光一起,住在曲阜路8号,旧宅尚存。徐世昌有《崂山下宫三官殿怀想》诗云:“临汾会稽九嶷山,三陵遥隔路八千;古今名士谒陵墓,歌功颂德千万年。”诗中的“三陵”是指:尧陵、舜陵、禹陵。尧陵在山西临汾,舜陵在洞庭九嶷山,禹陵在绍兴会稽山下。在游崂时能联想到“古今名士”,来为“三陵”“歌功颂德千万年”。这说明徐氏在隐居之时,仍念念不忘做官的美梦,期盼东山再起,名利薰心的欲望可见。

  据载“民国二年初夏,天津翰林徐世昌,后任大总统,游劳山。书‘涵海养云’四字,并其记述,皆篆于太清宫前海岸大石壁上。其记述曰:癸丑四月辛丑,约苏州吴郁生、广州李家驹游崂山,同游者贺县于式枚、合肥李经迈、张士珩,宿于华严庵,明日至太清宫,负峡函海,松石奇古,极雄深幽。靓之致念憨山争席事,俯仰兴叹。返华严庵,仍遵来路历土堑岭,循九水而归。张君独留,次晨之八水河观瀑,蹑梯子石,越烟云涧,别觅归路,往返约三日。道士韩太初善琴,马贤静善谈元,皆此游可记者。天津徐世昌题。”洋洋160余言,堪称刻石大观。徐氏此游,约会的陪同人员,全是清廷同僚,不论政治态度如何,当时都是为避难而一起聚居在青岛的。他们六人中,却是同床异梦。袁世凯的义弟兄徐世昌与李家驹是待机出山,拟做“二臣”;李鸿章的次子李经迈与于式枚正积极进行复辟清室活动;李鸿章的外甥张士珩、与军机大臣出身的吴郁生则是不问政事,张氏热衷问道,吴氏则安于当寓公。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