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国热情著《台湾通史》的连横(11)
辛亥革命网 2011-11-0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更重要的是,连战祖上具有爱国传统。连横1905年在厦门创办了《福建日日新报》,并加入“同盟会”。为了不让台湾民众忘记自己的祖国,他下决心编撰了著名的《台湾通史》。这部浸透着连横对台湾、对中国深厚感情和强烈使命感的书,至今仍是研究台湾历史的一部力作。连战的祖父连横,是台湾省著名爱国史学家,在日本占领台湾时期,怀着爱国热情,用十八年时间独自著成《台湾通史》。目的是尽量保存台湾文献,旨在“宁详毋略,宁取毋弃”。记事始于隋大业元年(605),迄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并追溯于秦汉之际。以此证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的一部分。同时载录台湾居民大都是来自祖国大陆,以此说明台湾与大陆的血肉不可分割的关系。故是书资料较为丰赡。
连战为了实践祖父连横的遗愿,又于2005年10月18日至20日,对青岛进行了访问。连战一行先后游览了崂山,参观了青岛城市规划展、青岛啤酒博物馆、迎宾馆、小鱼山、小青岛公园等地,耳闻目睹,抚今追昔,感受了青岛的历史和发展变化。
19日上午,丽日蓝天,风轻云淡。连战一行来到崂山,兴致勃勃游览了太清宫。看着一棵棵参天的古树名木和一处处古代建筑,连战仰望沉思良久。在三皇殿,连战偕夫人面对雕像,深深鞠躬、虔诚敬拜。他说:“这里有我们的祖先。”在院中,一棵2145年高龄的汉柏让连战感慨万千。尤其是这棵耸入云端的古树与凌霄、刺楸形成的“三树合一”的奇观引起了他的兴趣,一边感叹,一边邀夫人连方蠫、女儿连惠心以及其他亲友在树下合影留念。连战说,道教是中国特有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游览崂山后,连战一行来到青岛城市规划展厅参观。在了解青岛城市建设成就及未来发展规划后,连战还对照地图,详细询问了当年德国、日本侵占青岛时的情形。连战一行来到青岛啤酒博物馆参观。在参观中,连战多次端详一些凝固了青岛历史的老照片,每每止步认真辨认照片上的建筑。当听说德国总督府、总督官邸、火车站钟楼等建筑至今还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样子后,连战很高兴。“您给我一小时,我还您一百年!青啤的发展见证了青岛的百年历史。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青岛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 连战招呼记者说要发表感言。 连战略一沉吟,举起酒杯慢慢说道:“问世间何以解忧?惟有青啤!”
在小鱼山公园,连战偕夫人以及亲友站在碧波亭极目远眺。正是秋高气爽时,红瓦绿树尽收眼底。透过明澈的天空,望着美丽的汇泉广场,连战脸上的表情像海一样平静。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即将到来的10月25日,将台湾与青岛不经意间连在一起。60年前的这一天,青岛的汇泉广场曾经是山东地区接受日本投降仪式举行的地方——历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曾先后两次派兵占领青岛,对青岛进行了长达15年的殖民统治。而这一天,也是台湾结束日本屈辱的50年殖民统治,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光复纪念日”。他知道,这些地方见证了德国、日本侵占青岛的历史事实。他说:“我还看到了许多史迹、文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更能让这个民族奋发图强,更能对自己鞭策。记得山东的一位名人辛弃疾的词中有一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我想,今天可以从山东看神州,看大陆的发展环境和前景。这里充满了投资与合作的机会,很希望台湾与山东两地多联系、多交流。今天也是个好日子,路上看到不少结婚的。我这次访问又适逢‘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大家都感到非常恭喜,非常振奋,这是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象征,是了不起的成就。”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生,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