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的学者杨守敬(5)

辛亥革命网 2012-03-13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时,杨守敬已是一位集金石、舆地、书法、藏书、碑板目录学之大成于一身的大学者。杨守敬生平勤奋治学,专心致志,刻心学习,一

  (二)学坛公认杨守敬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咸丰戊午(1858),杨守敬年二十,孙玉堂(璧文)避乱宜都,乃与杨守敬各影绘六严《舆地图》,无间昕夕,杨守敬治地理学自此始。同治初年,杨守敬在京颇有志斯学,潘孺初、邓铁香实怂恿之。杨守敬与铁香同撰《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光绪丙子(1876),东湖饶季音招杨守敬至其家,复增编而刊之。次年倪豹臣(文蔚)为荆州知府,续修府志,延杨守敬为编纂。杨守敬归自海外之翌年(乙酉,1885),长洲彭勺庭(祖贤)修《湖北通志》,以杨守敬任沿革一门。嗣彭公病段。未蒇事而辍修。乃与门人熊茵芝(会贞)同起草为《隋书地理志考证》九卷。旋茵芝以亲老辞去,杨守敬乃独任之,增订补校,稿凡五易,补苴罅漏,至于再三。甲午始以全书付梓。次年杨守敬丧母,营葬毕,复发图籍比勘之,增删数万言。此《重订隋书地理志考证》之名所由来也。己亥(1899),张香涛(之洞)总督两湖,电招杨守敬充两湖书院教习,专任地理。次年刻《汉书地理志补校》及《晦明轩稿》。壬寅(1902)改两湖书院为学堂,而别立勤成学堂,以杨守敬为总教长。时杨守敬之《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岁久漫漶,翻本谬误兹多,乃请熊茵芝任校雠之役,补其缺略,陆续刊印,至晚年始成。甲辰(1904)《水经注疏》脱稿,盖费二十余年之力而成者也。郦道元《水经注》,沉霾千载,至明朱谋玮(字郁仪,宁宪主七世孙)乃为之笺。清全谢山(祖望)为七校,遗书未刊。同时赵诚(一清)有注释,亦未即镌板。戴东原(震)入四库馆,始云以《大典》本校刊,辨明经注,混清,删正四五千字(《重订水经注》一百立十五卷,乾隆刻本)。嘉庆间赵氏刻本出(《水经注释》四十卷,附录二卷,刊误十二卷),而所校与戴氏十同八九。赵氏未见《大典》本而所据订正者,一一皆出原书,是戴之袭赵,证据确凿矣。杨守敬以郦氏之阃奥,诸家多有未窥,间有郦氏不误而诸家反误者,乃与熊茵芝为之疏,厘为八十卷。凡郦氏所引之典,皆标所出,又为《水经注图》以经纬之。先是黄子鸿(仪)始创为补图,而未闻传世,汪梅林(士铎)复为之图,顾其学未博,参籍未周。杨守敬则循郦氏步趋,一一与之吻合,开舆地学之新纪元焉。杨守敬之《水经注疏要删》,亦于是年刻成。以《水经注疏》卷帙浩博,故先以《要删》问世。丙午(1906)刻《禹贡本义》。次年勤成学堂改名为存古学堂,以杨守敬为总教,是年刻《三国郡县表补正》八卷。杨守敬以《三国志》无志表,洪稚存(亮吉)之《补疆域志》二卷,大抵多参己意,未能尽合史文。武进谢钟英为之补注,多所纠正,然沿讹者仍不少。吴可园(增仅)之《三国郡县表》,沿革灿然,出洪、谢二家之上,惟亦不免间有遗漏,杨守敬乃为之补正,并为之图。越二年,刻《水经注疏要删补遗及续补》。次年以魏伯起(收)《北魏地形志》及谢蕴山(启昆)《西魏书》,内多疏略,各补札记一册。是年又开通志局,延杨守敬为纂校。越四年,辛亥事起,杨守敬避居沪上,终日仍校《水经注疏》不倦,惜以卷帙浩繁,迄未能付印也。他用毕生的精力和学识,运用金石考古等多种方法研究《水经》、《水经注》,历经四、五十年。集中国几百年水经研究之大成,撰写有代表巨著《水经注疏》八十卷、编绘有《历代舆地沿革图》、《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和《水经注图》、《禹贡本义》一卷、《汉书地理志补校》二卷、《隋书地理志考证》九卷、《三国郡县表》、《三国郡县考证(补正)》、《注要》《注要删》等。其中《水经注疏》用功最深,罗振玉曾高度称赞,说此书纠正全(祖望)、戴(震)、赵(一清)三家之失,创猎真谛。

  14、为写《水经注疏》,杨守敬对《水经》和《水经注》作了深入研究和考订,总结前人的得失,比前人的研究更为周详,终于赋予《水经注》的生命。杨守敬撰《水经注图》。《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茅乃文著录略云:“《水经注图》四十卷补一卷(请光绪乙巳刊本)。清杨守敬编制。盖守敬尤专于水经之学,除此外尚有水经注疏诸书。按清初之为水经注图者,则有黄仪,其书不传。……此图,皆循郦氏步骤,一一证合,以书考图,以图覆书,无不脗合,如指诸掌。可谓清代之绝学。全图凡四十卷。前有杨氏自序及凡例,又以洛阳、长安、邺城等,城内外古迹、山水甚多,非五十里开方所能容,别为图十四,附录于后,图为色套印,版刻亦极美观也。”是书据古书为据而成。严守原文,以书考图,以图复书,疏图互证。

  15、《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张寿林著录略云:“《余仁仲万卷堂谷梁传考异》不分卷(遵义黎氏景刻绍熙本谷梁传附刊本)。清杨守敬撰。是编编首有光绪癸未守敬自序,知其书实成于光绪九年癸未。守敬求得完本后,刊古逸丛书时,深感于注疏本脱误之多也,因以唐石经证经传,以唐宋人说春秋三传者佐之,以宋监本注疏证集解,以陆氏释文佐之,撰为考异,附之集解卷末。今核其书考订异同,颇称精审,多足正注疏本之伪脱,若读此本,实可资为参考焉。其有功于校堪,城非浅鲜也。”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