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名叱咤辛亥革命时期的陈去病(4)

辛亥革命网 2012-02-2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近代诗人陈去病英名曾叱咤辛亥革命时期,在那风云变幻的年代,早年参加同盟会,与柳亚子等开先创办南社,继而追随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

  陈去病是鉴湖女侠秋瑾的同志和战友。1906年春,素有革命女侠之誉的绍兴秋瑾从日本回国后,在上海开展反清革命活动。秋瑾在上海筹款创办《中国女报》时,陈去病曾给予资助。这年的10月,她接受表兄、革命党人徐锡麟之邀,两人在南屏山下的白云庵里,交换了开展革命活动和举行武装起义的设想。根据这次商量的决定,秋瑾在绍兴,徐锡麟在安徽安庆,分别秘密从速组织和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结果他们策动的起义告败,徐锡麟英勇就义。绍兴的清兵则将秋瑾围困于大通学堂。秋瑾与部分学生与清政府官兵展开了殊死搏斗,结果还是被抓捕。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被清廷当局以野蛮手段斩刑杀害于绍兴轩亭口。正在上海主持国学保存会、编辑《国粹学报》的陈去病闻悉后,一时间侠义心潮奔涌,悲愤异常。他当即秉笔赋诗:“秋风秋雨愁煞人,沉寃七字何年霁”、“城头悬布要需豋,前扑何妨后来继”。出于对秋瑾的钦佩和敬重,陈去病准备在上海组织一次纪念秋瑾的活动。在因故未能举行后,他就想到成立一个反清文化人士的团体。也就在这时,他由然联想到“竹林七贤”的故事。这个典故是记述和颂扬历史上魏晋间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阮咸、琅玡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常常交往于竹林中叙谈。他们这样的友善被褒扬为七贤“神交”之谊。于是,他联络了华兴会、兴中会、光复会等多个会党成员,以“七贤神交”为范例,组织了一个“神交社”。他想通过组织“神交社”,开展聚谈讲学,交流信息,从中筹划革命活动。为此,陈去病于7月29日,通过《神州日报》和《国粹学报》,发表了《神交社小启》和《例言》,宣传和发动各界有识之士参加结社活动。

  清廷当局在杀害秋瑾后,不准秋瑾的棺木落葬在绍兴荒郊。无奈,秋瑾的盟姐徐自华在杭州西湖岳王坟侧买地作安葬之处。陈去病在上海得到这个信息,万分悲痛,他与秋瑾盟姐徐自华冒雪去绍兴,运秋瑾灵柩至杭,安葬在西冷桥堍。接着,即匆匆赶到杭州。

  谁知,1908年2月25日(农历正月二十四日)在杭州枫林寺正要揭墓追悼致祭时有两千多人出席。杭州清廷当局百般阻挠,陈去病挺身而出,慷慨激昂地登台演讲,沉痛悼念秋瑾女侠,激烈地鼓动反清革命。又与徐自华等共结“秋社”,以纪念秋瑾。当众揭露,愤然痛斥。就在这次充满险情的祭悼仪式上,他发起成立了商定每年秋瑾就义之日举行集会纪念。参加这次活动的200多名同仁志士,一时踊跃捐资数百。心情激动的陈去病,情不自禁地在“秋社”门上挥书题联:“秋菊有佳色,社会惜此人。”他还撰写了《秋社启》和《鉴湖女侠传》。在其主编的《大汉日报》上,还特邀请了曲学家吴梅创作了歌颂秋瑾毅然投身革命、视死不屈的杂剧《轩亭秋》。陈去病有《正月二十四日葬鉴湖女侠于西冷桥畔》诗云:“白傅堤长湖水清,贞魂今复妥轩亭。总教苏小坟前草,到得秋来也放青。岳坟于墓久荒凉,苍水冤沈孰表章?不信中朝元气尽,只令儿女挽隤纲。玄酒菜香次第陈,衣冠如雪拜佳人。道旁媍孺争垂涕,道是鲁连耻帝秦。诸君高谊薄云天,千里殷勤挂纸钱。我为陈辞酬一斝,好将心事达重泉。”

  1908年二、三月间,陈去病受聘到秋瑾故乡绍兴府中学堂执教。他一到绍兴,心里异常难受。这不只是因为好友秋瑾的被害而哀伤,而且眼下所看到的是,秋瑾生前在绍兴办过大通学堂,培养了一批革命志士,由于失去了秋瑾,已处于无人召集而人心涣散、斗志消沉。陈去病的心中,顿然感到疼痛和不安。他找来了学生宋紫佩琳,与他促膝交谈,鼓励他继承秋瑾的遗志,勇敢地投入反清斗争活动,并介绍其加入了同盟会。之后,两人就酝酿为“继承秋志,匡复中华”,筹划组织了一个革命团体“匡社”。宗旨是继承秋瑾遗志,匡复中华。为此,他们两人四处奔走,联络宣传。他们先是走访和召集大通学堂的同学,并在浙江范围内,联系到了其他部分志士,其中不少尚属同盟会成员。经过他们的一番努力,“匡社”终于如期成立。这期间的陈去病有一股砸碎封建专制清皇朝的豪情和勇气。就在这年的冬季,他在浙江罗浮山黄龙洞拍了挺着身板、双手叉腰的全身照片。照片印好后,他一时间诗兴大发,挥笔题写《留题罗浮山黄龙洞》诗:“一脚踢翻鹦鹉洲,一拳鎚碎黄鹤楼。少年奇气本如此,至今老气犹横秋。”

  1908年5月24日(四月农历二十五日),是南明永历皇帝被清军杀害的日子,陈去病偕友刘三(季平)谒明末清初民族英雄张煌言墓,赋《四月二十五偕刘三谒苍水张公墓,并吊永历帝》云:“策马高冈日色斜,昆明南望泪如麻。蛎滩鳌背今何在?只向秋原哭桂花。”以表达对先列的无限崇敬之情。8月,陈去病经海路抵达广东汕头,参加《中华新报》的编辑工作。他在报上大力宣传革命,使这张报纸成为革命党人在岭南的一个重要宣传阵地。10月美国军舰抵达厦门,便去厦门采访。他登上鼓浪屿,果然看到了连成鹅鹳阵形的外国军舰正在祖国领海上耀武扬威,不胜感慨。不由的怀念晚明民族英雄郑成功,曾赋《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诗云:“西风落日晚天晴,列岛遥看战一枰;番舶正连鹅鸛阵,怒涛如振鼓鼙声。凭高独揽沧溟远,斫他淮为楚汉争?海水自深山自壮,不堪重忆郑延平。”又作《与漳州游君谈郑延平遗事》。此后连续几天,陈去病乘坐小艇,出没海上,以锻炼自己适应水上活动的能力。他虽然是个书生,但他有投入戎马生涯与侵略者决一死战的意向。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