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林撰《辛亥革命前后的我》

辛亥革命网 2012-01-3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作家苏雪林长于记实之作。在辛亥革命百年到来之际,有幸重读百岁作家苏雪林撰《辛亥革命前后的我》,真是令人大开眼界!辛亥革命时代的
 

  作家苏雪林长于记实之作。1935年暑假,她同丈夫到青岛旅游,留下3万多字的作品:《岛居漫兴》与《崂山二日游》,至今还是青岛人的老记忆;1993年,她在台湾出版《苏雪林山水》,竟然都是描述故乡岭下苏家村和黄山的景物;她凭的只是半个世纪前的记忆,那记忆如同封存地窖的老酒那样芬芳浓郁。在辛亥革命百年到来之际,有幸重读百岁作家苏雪林撰《辛亥革命前后的我》,真是令人大开眼界!辛亥革命时代的社会景象让人们历历在目。

  苏雪林(1897年2月24日 —1999年4月21日,享年102岁)原名苏梅,乳名瑞奴、小妹,学名小梅,字雪林,笔名瑞奴、瑞庐、小妹、绿漪、灵芬、老梅等。后因升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将“小”字省去,改为苏梅。由法回国后,又以字为名,即苏雪林。笔名有绿漪、灵芬、老梅、天婴等。一生跨越两个世纪,杏坛执教50载,创作生涯70年,出版著作40部。她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沪江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后到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任教。她笔耕不辍,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她的作品涵盖小说、散文、戏剧、文艺批评,在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成绩卓著。

  1897年生于浙江省瑞安县县丞衙门里,自嘲为半个浙江人,祖籍安徽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岭下苏家村。1999年4月21日,在台湾省成功大学附属医院,一位白发苍苍的小脚老人走完了她104岁的漫长人生旅途,她就是苏雪林。苏雪林是现代文学史上享年最长的作家,集作家学者教授画家于一身,一生执教五十年,笔耕八十载,著述 65部,创作两千余万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绿天》、《棘心》蜚声文坛,被阿英称之为“女性作家中最优秀的散文作者”,与冰心、凌叔华、冯沅君和丁玲一起并称为上世纪三十年代五大女作家。

  苏雪林不信“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出外求学,出洋留学,成名后不忘报效祖国。和,扫数兑换了在抗战危急关头却把多年节衣缩食省下的的积蓄、薪俸、稿酬与娘家陪嫁的首饰嫁妆、饰品折合两根重五十两三钱的金条(当时堪称一笔巨款)取出,慷慨地捐献给前线抗日将士和国家。这件事登在报纸上,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苏雪林是一位不辞劳苦、努力探掘的“采矿人”。其它创作及专著尚有短篇小说《天马集》《雪林自选集》《秀峰夜话》、散文集《三大圣地的巡礼》《欧游揽胜》《眼泪的海》《人生三部曲》《闲话战争》《风雨鸡鸣》,专著《论中国旧小说》《二三十年代的作家与作品》,旧诗词《灯前诗草》及杂文《犹大之吻》等近五十种

  苏雪林晚年写了大量的个人生活及写作回忆录,计有《我的生活》(1967年,文星书店)《己酉自述--从儿时到现在》(1969年4月15日《国语日报》)及《归鸿集》(1955年8月,畅流出版社)。她的回忆笔法极其细致入微,儿时影事,写得真真切切、栩栩如生,令人看后,觉得苏雪林确是一位记忆超常的人。

  苏雪林出生于1896年,到1998年已是当年“中国五大女作家”中唯一的在世者。两岸关系祥和的春风吹得苏雪林怦然心动。1998年3月24日,她在台湾的台南度过103岁生日。5月29日,她在66岁的学生唐亦男教授的陪同下, 5月她迈出“三寸金莲”(她缠足),经香港中转,踏上跨越海峡返回故里的千里路途。1925年,她离开家乡赴苏州教书,从此再没回过岭下苏家村,满头黑发的姑娘成为白发飘飘的老者。1993年,她在台湾出版《苏雪林山水》,收入75幅美术精品,竟然都是描述岭下苏家村和黄山的风景;而此时,她凭的只是半个世纪前的记忆,那记忆如同封存地窖的老酒那样芬芳浓郁。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