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法学泰斗沈家本(10)

辛亥革命网 2013-02-2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沈家本是是中国近代著名法学家,清朝末年中主张“法律救国”的代表人物。他毕生从事法律研究,建树卓著。他的法律思想,对中国近代法律

  从诸多稿本里,得知沈家本的著述极富,尚有多种未刊之作。

  附:沈家本生平年表 

  1、 清道光二十年七月二十二日(1840年8月19日),沈家本在浙江湖州城南编箕巷出生。其父沈丙莹,其母俞氏。

  2、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沈家本5岁(湖州人习惯称呼虚岁六岁,比实际年龄大一岁,下同)。其父沈丙莹考中进士,补官刑部,为陕西司主事。

  3、 清咸丰四年(1854)前,沈家本未满14岁时,已与母亲俞氏随父亲在北京居住。

  4、 清咸丰六年(1856),沈家本16岁,回故乡湖州参加童试获取秀才资格,后又去北京。

  5、 清咸丰七年(1857),沈家本17岁,其父母为他订下婚事,女方是起居注主事郑训方之女儿。其父亲改官都察院山西道监察御史。

  6、 清咸丰九年(1859),沈家本19岁,在北京为下一步考举人获取功名而努力读书。他对郎兆玉《周官古文奇字》纠错,编写了《周官书名考古偶纂》。现存沈家本最早的诗《咏史小乐府三十首》是那年那年所作。其父亲沈丙莹外放为贵州安顺府知府。

  7、 咸丰十年(1860),外国联军侵华。居住在北京的沈家本,两次逃难到西山。

  8、 咸丰十一年(1861)三月,沈家本离开北京,与母亲俞氏和弟妹前往贵州。同年,六月初到贵州铜仁府,时其父亲沈丙莹是铜仁府的署理知府。

  9、 同治元年(1862),沈家本客居湖南长沙。其父亲在贵州官场失意。

  10、 同治二年(1863)四月,沈家本与母亲等家人离开长沙,再次赴贵州,于六月来到贵阳。时其父亲沈丙莹出任贵阳代理知府。

  11、 同治三年(1864)正月,因父亲沈丙莹官场失意,全家离开贵州,沈家本随父亲踏上回浙江之路。到上海时,沈家本与父亲分手,遵父命北上去京城任职,开始刑曹生涯。

  12、 同治四年(1865)六月,因要回籍参加乡试,沈家本请假赴浙江。同年八月,在杭州参加乡试后,榜上有名,获取了举人功名。

  13、 同治五年(1866)四月,沈家本从家乡回到北京,到刑部销假。当年,参加礼部会试名落孙山后,在北京与山东候补运同陈瑞麟之长女成婚。此后,继续在刑部任职。

  14、 同治九年(1870)四季度,沈家本的母亲俞氏和父亲沈丙莹先后去世,沈家本向刑部告假回湖州为父母守制。

  15、 同治十年(1871)四月,沈家本在湖州丁忧期间赴福建福州,时其姐丈潘霨任福建布政使。在福州过了重阳节后返程回浙江湖州。回湖州后,为父母寻找坟地,安葬父母。湖州名士陆心源为沈丙莹撰写墓志铭。

  16、 同治十一年(1872),沈家本结束释服,于四月从上海乘船北上回北京。此后,他继续在刑部从事刑曹生涯。

  17、 光绪六年(1881)除夕,沈家本的姨丈沈桂芬去世。光绪七年(1881)正月,沈家本为沈桂芬守灵。此时,沈家本已与徐世昌(菊人)相识。

  18、 光绪九年(1883)三月,沈家本又一次参加礼部会试,其三弟、五弟也参加该次会试。四月,会榜揭晓,沈家本终于榜上有名,中了进士。中进士后,沈家本仍奉旨以五品郎中官衔继续留在刑部任职。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