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要辛亥革命风云

辛亥革命网 2011-09-0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陈益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和各省宣告独立,这个导致清朝帝制覆灭的全国性革命浪潮,史称辛亥革命。在这次革命中,高要人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911年(辛亥年),武昌起义爆发和各省宣告独立,这个导致清朝帝制覆灭的全国性革命浪潮,史称辛亥革命。但1911年的事变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它是20世纪初勃然兴起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进入高潮的表现。因此,辛亥革命时期又是泛指这场民主革命运动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一、革命前奏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广泛传播民主革命思想,革命团体相继建立,集结革命力量,准备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1.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推行所谓的“新政”,企图苟延残喘。兴办学堂和奖励留学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光绪十七年(1891年)开始,高要就有教会办学,至辛亥革命前开办7所。光绪三十年(1904年)起,高要县设学务公所,全县划分9个学区,兴办中学堂2所、小学堂13所。香港《循环报》极力鼓吹民族革命,暗中输入内地,肇庆府中学堂学生时常秘密传阅,唤起了梁祖诰等不少学生的民族革命思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沙浦人吴功补赴日本同文学校任教,进士陈焕章赴美留学。从新式学堂、教会学校出身或留学归来的很多学生接受了资本主义“西学”、“新学”的熏陶,世界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许多青年被培养成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给近代革命事业提供了一支新的力量,他们的爱国思想日益发展,逐渐以各种方式为振兴中华而积极行动起来,学习和宣传民主革命思想,逐步从爱国走向革命。如辛亥革命前后,毕业于天津商业学堂的沙浦人陈祝龄积极援助同盟会在天津的活动。

  2、爱国运动的兴起。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高要广利人陈焕章担任澳门《知新报》主笔,发表维新言论,宣传变法思想,鼓舞了民众爱国救国的热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英国借口英商轮“西南号”在高要、高明交界处的黄坑口被劫,胁迫两广总督张人骏将西江缉捕权交英国控制。高要各界人士参加粤商自治会发动的反对英国攫夺西江缉捕权的斗争。10月26日,各界人士100 多人在端人文社集会,决议致电清政府外务部、同乡会馆和两广总督张人骏,要求维护国家主权,驳斥英国无理要求。27日,英海军舰队强行驶入西江内河,十一月初二日英水兵侵入肇庆街市。第二年,在高要及全国各地群众的压力下,经过清政府的交涉,英国舰只被迫退出西江,西江缉捕权仍由中国政府行使,这场反帝斗争取得胜利。

  旅居海外的爱国华侨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为革命慷慨解囊。光绪二十年(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第二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会员主要是华侨。在印尼从事工程建设的邓蔚(南岸新江一村人)认识孙中山后,将自己大部分资产捐献出来支持革命,还负责联络华侨筹集资金,被孙中山吸收为兴中会会员。邓慕周(回龙澄湖人),原名廉熙,参加革命后改名慕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就追随孙中山宣传革命思想,带头捐献,发动澳洲华侨多次为孙中山筹款,并获孙中山亲笔题赠“见义勇为”匾牌。在马来西亚怡保开金铺的何照轩(沙浦桃溪人)亦加入同盟会,在南洋为孙中山募捐,4次荣获孙中山颁发的奖章。

  3、革命团体的建立与发展。随着民主革命队伍的壮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国内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1904年前后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举行正式成立大会,确认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最初就是十六字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1月26日,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明确阐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本部成立后,抓紧国内外支部、分会的组织建设,也为新的武装起义做了积极的准备。陈子忠,又名陈德洪,高要禄步人,清末参加新军,后被选拔进学兵营。学兵营是训练军士及下等军官的场所,地点在广州燕塘,陈子忠就是在燕塘参加了军营里的同盟会,成为高要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吕鉴周(南岸银星村人)也在军营里加入同盟会。在“三·二九”广州起义失败后,陈子忠受中国同盟会南方支部统筹部副部长赵声之命,和冯祝万、梁祖诰、梁祉繁等4人,从广州秘密回到高要,组织同盟会支部。为了避免暴露目标,支部设置于县城肇庆西北的禄步墟,并在阅江楼设立联络处,在肇雅戏院设立活动机关。主要是在学界开展秘密宣传,发展会员。时在肇庆的学校,主要有府立肇庆府中学,广肇罗工艺学堂,县立中学和高等小学,私立西门图始小学等,统计有学生500余人。支部就采用直接和间接串连的方法,由支部同志分头向这几间学校的学生进行秘密宣传,说明同盟会的革命宗旨。但由于三月二十九日广州革命党人进攻督署之后,肇庆的地方官吏对于革命党人戒备严密,加上时间短促,宣传工作未能广泛普及深入。在支部加入为同盟会会员者,只有20多人,其中以学生成分居多。会员有郭次奇、梁亦浚、冯祝万、林烈、梁铁汉、黄范一、李冠梅、林直之、林敬之、梁祖诰等。

  4、革命派的武装起义与备战工作。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0月,兴中会发动第一次武装起义——乙未广州起义,邓蔚专程从印尼回国,报名参加敢死队,赶到广州时起义已经失败,未能上阵杀敌。在经历多次起义失败之后,宣统三年(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5时30分,黄兴为首再次发动广州起义,“选锋队”120余人猛攻两广总督衙门。此时,陈子忠在外负责起义的接应工作。事后,陈子忠在禄步墟建立同盟会高要支部,开展革命活动。当时需要武器装备,但支部没有枪支,乃自行制造炸弹,搜集许多小铁罐如牛奶罐等做壳,用雄黄、火药、铁砂、玻璃等装在罐内,罐面附着火药引线一条,连于罐内,名叫“点引炸弹”。梁亦浚在夜间装置炸药,因吸香烟不慎,燃及火药,梁被炸牺牲。同时,陈子忠与梁赤、钟敬等同盟会会员也在天科围钟家一间房里自制“点引炸弹”,一晚失慎,炸弹爆炸,在场的陈四、梁赤等人牺牲,陈子忠幸免。禄步防勇闻讯四处搜捕革命党人。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