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讨袁军鏖战钟山的来龙去脉(4)

辛亥革命网 2011-04-08 00:00 来源:《南京钟山文化研究》2010年第2期 作者:徐立刚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南京钟山在20世纪前期发生过多次激烈战事,1913年“二次革命”中讨袁军南京保卫战其知名度虽不甚高,但悲壮激烈程度并不亚于其它战役。

  (四)

  二次革命中,南京反袁讨袁的下级军官和士兵群众对于江苏独立、南京再次独立和南京保卫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堪称二次革命的中流砥柱。南京保卫战中,群龙无首的革命士兵,顽强抗击了北洋海陆各军的四面围攻,予敌以严重杀伤,击破了袁世凯长于治军的虚誉。南京讨袁军士兵群众发挥自觉性英勇顽强进行的南京保卫战,为二次革命赢得了真正的革命荣誉,是二次革命中最光荣的一章。

  这一系列历史壮举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曾经在最前线战场上出生入死,为推翻清朝统治而战斗的下级军官和士兵群众,更不愿辛亥革命成果葬送在袁世凯手中,不愿让自己的鲜血白流。他们被组织在国民党人掌握的部队中,就容易表现出巨大的革命热情。他们同人民群众比较接近,对封建势力深恶痛绝,反对跟袁世凯妥协。他们没有什么既得的权力名位,在二次革命中无所顾忌、无所贪恋,能毅然坚持斗争。

  南京讨袁军下级军官和士兵群众的英雄行为受到中外正义人士的热烈赞赏。“南京人民有时跑到城头上去观战,看到八师官兵战至最勇敢、最艰苦的时候,莫不拍掌叫绝,表示钦佩。因而,他们往往自发地送茶送饭,慰劳人员,络绎于途。至于工、商各界馈送罐头、香烟和其他食品的,更是堆积如山。”[14]南京的英国医生马林9月20日在上海演讲,介绍南京二次革命情况,他说:“第八师兵士实为今此革命之特色(第八师中尤以第二十九团为最优),足以当英雄之名而无愧,故彼等之声誉,当永留于中国之历史。”[15]

  在8月上半月南方数省纷纷取消独立、整个讨袁战线崩溃之际,南京下级军官和士兵群众不畏强敌,坚持革命大义,以坚决行动同激进的国民党人一起在南京重新举起了讨袁的大旗,并且一直战斗到底。他们坚定、奋发的精神面貌,同某些官僚政客、国民党将领、讨袁军高级军官的软弱消沉、动摇叛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辛亥革命后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用心保留下陆军第八师这支革命的精锐部队,其下级军官和士兵群众在二次革命中的卓越表现,充分说明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创建一支由革命政党自己掌握的革命军队的重要价值,深入发动组织人民群众的重要价值。从总体上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这两个方面严重失策,使得辛亥革命(包括二次革命)具有致命的缺陷。

  注释:

  [1]、[3]、[5]、[7]-[13]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民国史研究室主编《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第580、583、624、594、631、654、603、604、655、64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版。

  [2]、[4]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1集,第203、208页,中华书局,1961年10月版。

  [6]《冯国璋收电簿》,《近代史资料》1962年第1期。

  [14]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江苏文史资料集粹》军事卷,第32页。

  [15]《民权报》,1913年9月22日。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