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讨袁军鏖战钟山的来龙去脉(2)
辛亥革命网 2011-04-08 00:00 来源:《南京钟山文化研究》2010年第2期 作者:徐立刚 查看:
(二)
讨袁战事严重失利后,南京讨袁军下级军官和士兵群众对于高级将领取消独立、停止讨袁,表示强烈不满,决心誓死抵抗北洋军。他们为恢复独立讨袁,愤然举行起义,打破背离二次革命的高级军官的束缚,解救出力图恢复独立而被劫持扣押的激进国民党人,接受其领导,使南京再次独立,二次革命继续进行。
1913年7月中下旬,讨袁军江苏第三师、江苏第一师、陆军第八师在徐州之战中失利,上海讨袁军攻打上海制造局也失败。躲在上海的江苏都督程德全于7月25日发表通电声明:自7月15日江苏独立以后,“一切文电,由宁递发者,均系假用德全名义。”[5]驻苏州的江苏第二师这时接受程德全指挥。26日,镇江也接受程德全命令宣布取消独立,沪宁铁路当局也奉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的命令停止通车,宁沪之间的联系被截断。二次革命的中枢南京陷入了腹背受敌的严重局面。黄兴坐镇南京,面临军事形势恶化,一筹莫展。28日,黄兴觉得败局已定,一走了之。江苏讨袁军重要将领章梓(江苏都督府参谋长)、洪承点(第一师师长)、冷遹(第三师师长)也相继离去。南京陷于三军无主的局面。
7月29日,代理江苏民政长蔡寅、第八师师长陈之骥、代理第一师师长周应时等,当即宣布取消独立,并立即发电与袁世凯联系,要求程德全等回到南京处理善后事宜。
南京的讨袁军中高级军官都已丧失斗志,但第八师、第一师等部的下级军官和士兵群众,对取消独立表示强烈不满。袁世凯命令北洋军南下,并一再指示“凡遇有自称取消独立之军队,必勒令缴械,给资遣散,诛其渠魁”。[6]南京讨袁军人听说后更加愤怒,遂纷纷集会,决心誓死抵抗。
激进的国民党人何海鸣、韩恢获悉黄兴出走,从镇江星夜赴宁谋补救。韩恢跟第一师官兵及南京宪兵、巡警有广泛的联系,便着手动员第一师恢复独立。
8月7日,何海鸣等开会安排于当天夜里发难,但夜里号炮声传播不广而行动失败。第二天,第八师有些人听说要恢复独立,便跃跃欲试。何海鸣等人8日再次行动,调汉西门外安徽卫戍团入城,再率领宪兵练习所学生占领都督府,受到都督府卫队欢迎。“是时,第一师已全师用命。第八师骑、炮队及二十九团均已于初七日疏通意见,决不反抗”。[7]
何海鸣发出布告,宣布“现乘江东豪杰卷土重来,恢复独立,重整军队,续师讨袁。”[8]何海鸣自任江苏讨袁军临时总司令,推举第八师师长陈之骥为江苏都督。何海鸣派代表迎接陈之骥上任,但陈之骥不答应,只派参谋首善跟何海鸣联系。晚上,首善率第八师第三十团第三营,将何海鸣劫持到第八师司令部,陈之骥宣布取消独立。
陈之骥破坏了何海鸣的再次独立后,鉴于军心不稳,担心日久生变,经英国领事联系,于8月10日偕宪兵司令茅乃封渡江,至陈之骥岳父冯国璋的军营,商谈和平解决江苏讨袁军的办法。当天夜里,对陈之骥的一系列做法极为不满的第八师第二十九团的下级军官和士兵群众,愤然举行起义,击毙企图阻止起义的代理团长李俊,不久又同第一师官兵联合起来,涌入第八师司令部,将何海鸣解救出来,迎接到小营第二十九团团部,并宣布解散第八师司令部,以断绝陈之骥的归路。第八师高级军官纷纷逃跑,旅长王孝缜躲到船上电告陈之骥部队哗变。
8月11日下午,在二十九团下级军官和士兵群众热烈拥戴中,何海鸣发出布告,又一次宣布独立,仍自任江苏讨袁军临时总司令。陈之骥返宁后,见大势已去,乘日舰离开南京。第八师士兵群众对于受陈之骥影响较深的第三十团第三营严加防范,该营士兵在当晚自愿交枪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