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第二枪 汉川起义耀千秋(2)
辛亥革命网 2011-03-30 00:00 来源:中国·汉川 作者:中国·汉川 查看:
汉川党人内外联系有序,响应起义的准备工作已万事俱备,直等武汉事发。
武昌首义的消息传来,汉川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汉川成为响应起义最早的县分。
10月11日上午,武昌提前起义的消息传到了汉川,梁钟汉当即实施起义。
当日下午三点,梁钟汉委派在马口整装待发的梁辉汉、黄警亚、宋振东将参与起义的工人、农民、商人及军学各界组成的千余人队伍,佩带着事先准备起义的符号,高举十八星旗,浩浩荡荡,直捣县衙,接出了狱中的梁钟汉,并让与革命党人早有联系的城防队长余治平率队起义,参加到起义的队伍中。这时汉川城沸腾起来了,城里城外的群众把县衙围得水泄不通。县官贺祖蔚交出钤印,投降逃去。梁钟汉被推为汉川起义的总指挥,随即在县署大堂宣布起义纪律。
梁钟汉作好维护治安秩序之安排后,率队连夜赶回马口,组织起义军举行宣誓,剪去了头上的辫发,以示与满清朝廷封建制度决裂,并动员马口商界绅耆纷纷解囊,顿时筹措了不少钱财,使起义队伍的生计有了基本资费保障。
10月12日,梁钟汉等(于先夜返回汉川)在县高等小学举行会议,根据湖北成立军政府之精神,第一个成立汉川军政分府,并正式推举梁钟汉为军政分府总司令。分府机构健全完善,有参谋黄警亚、参谋主任黄干臣、秘书长李圣高、军需主任谭质臣、稽查主任梁远达、副官张殿臣,并任命了张荫兰、梁辉汉等人的职务,又派专人前往武汉向湖北军政府负责人黄兴、蒋翊武报告起义和组建汉川民军的情况。
汉川起义,顺利成功
汉川起义后,接着于10月12日发生了京山永隆刘英领导的起义,10月28日发生了光化县老河口起义以及安陆新军管带张楚才领导的起义等。汉川成为响应武昌首义最早的县分。
布防新河,兵发仙桃,汉川起义为武汉保卫战友取得了外围支持。
汉川起义,成立军政分府,建成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这支武装力量,使武昌军政府如虎添翼,为后来的武昌、汉阳保卫战起到了在外围上的支持作用,对防止总督及清廷的即行复辟作用很大。
湖北军政府得知汉川分府的建立,深知汉川为武汉之藩篱,战时总司令黄兴在赞许起义之后,正式委任梁钟汉为汉川军政分府总司令兼襄河游击总司令,并下达了委任状,将汉川民军进行了统编,随即派蒋翊武来汉川进行了指导。
经过整编,汉川民军成为了一支劲旅。时武昌革命军于11月初,由总指挥黄兴率军指挥阻击清军反扑,但因死伤人数较多,汉口终于失陷。清军将领冯国璋占领汉口后,召开军部会议,决定次取汉阳,再攻武昌,以便全面复辟。冯休兵十日,开始布署十天后进攻汉阳的计划,下令其部属分甲乙两支队渡河,甲支队从孝感出发,间道汉川新沟,分水陆两路进兵,同至新沟渡河,乙支队从汉口大智门出发至舵落口,与甲支队联系相助渡河。汉川民军得知此情,在司令官梁钟汉的统帅下,在新沟与敌作战中,4个支队的人马怀着极大的义愤,个个英勇善战,一往无前。冯部因受到汉川民军的阻击,只得改变计划,停留于应城,不敢贸然向武汉进军。
其次是清军所派巡防营统领刘韫玉率五营之众由汉水上游东下,准备直取汉阳,汉川民军敢死队长张荫兰自告奋勇,率队西进,会同京山义军迎击清军于仙桃。敢死队在巾帼英雄张荫兰的统帅下,在仙桃包围并抄袭清军,张荫兰冲入敌阵,投掷炸弹数枚,敌军死伤人员甚多,纷纷弃枪逃跑,或举械投降,所带五营之众,不逾二三日,即行瓦解,汉川民军所获枪支弹药为数不少,进一步壮大了汉川民军。由于汉川民军的积极配合,使得准备水陆俱下的清廷军队受到阻击,为汉阳义军从容布防,争取了二十天的时间,为武汉保卫战取得了外围的支持作用,防止了武昌起义后的清军即行复辟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