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里的辛亥革命:中山先生楹联赏析(7)

辛亥革命网 2013-08-0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从孙中山先生留下的诗、词、联中人们看到了中山先生的伟大心怀和革命领袖高风亮节。中山先生存世的诗词与联楹,尤为记实之作,可说是辛

  (龚铁铮(1888年-1916年)字炼百(一作炼白),别号铁汉,湖南省湘乡县城关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龚铁铮留学日本,入东京铁道学校以及高等工业理化专科。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加入中国同盟会,并且介绍了秋瑾等人加入中国同盟会。民国3年(1914年)7月,他和杨王鹏等人参加了中华革命党,被孙中山派回湖南领导驱逐汤芗铭的运动。民国5年(1916年)1月,杨王鹏于长沙同湘军混成旅约定于1月28日进攻将军府,龚铁铮则打着经营锑矿的名义来到新化,秘密制造炸弹运到长沙。1月20日午夜,事机泄露,他们遂决定于1月21日下午开始行动。1月21日下午,龚铁铮和杨王鹏率几十人携带炸弹进攻将军府,但由于没有得到混成旅的配合,进攻失败。龚铁铮负伤被俘后,被关进铁笼曝晒,后来被处决。遭到处决后,龚铁铮的心脏被汤芗铭命士兵挖出后用油煎炸而食,其头颅被悬挂在督军署门口示众。孙中山得知龚铁铮的死讯后,作挽联:“忍将麟凤供庖脯,如此江山待拂除”。湘乡、长沙等地的学生也分别开会以悼念龚铁铮。)

  《挽宋教仁》:

  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挽宋教仁》:

  三尺剑,万言书,美雨欧风志不磨。天地有正气,豪杰自牢笼。数十年季子舌锋,效庄生索笔;

  五丈原,一抔土,卧龙跃马今何在。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洒几点苌弘血泪,向屈子招魂。

(联中以历史上的苌弘、庄子、屈原、苏秦、诸葛亮、杜甫、文天祥等英才豪杰来褒扬宋教仁一生的素志操行。)

  《挽张荆野》:

  革命尚未成国步维艰谁与孙策;

  同胞还剩几楚天噩耗又坠张星。

  (1922年,孙中山得悉跟随自己多年的秘书张荆野逝世后,心情十分沉痛,亲笔写下了"革命尚未成,国步艰难谁与孙策;同胞还剩几,楚天噩耗又坠张星"的挽联,派人送到张荆野的灵前。)

  《挽张荆野》:

  字符晋魏,才迈齐梁,每逢翠盖遥临,青眼高歌望吾事;

  (原载1988年7月16日《团结报》(第905期),下联缺。)

  《题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周年祭》:

  五族同风,是七十有二头颅价值;

  千秋堕泪,为三月念九刀俎英雄。

  《悼伍廷芳逝世二周年》:

  革命未成功,扶植邦基思硕德;

  善邻应有道,绸缪国际赖贤郎。

  (此联写于1924年6月。)

  《挽黄锺瑛》:

  尽力民国最多,缔造艰难,回首思南都俦侣;

  屈指将才有几,老成凋谢,伤心问东亚海权。

  (黄钟瑛(1869~1912年),原名良铿,又名鎏,字赞侯,闽县(今福州市区)人,14岁考入福建船政后学堂驾驶班。民国元年(1912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钟瑛为海军总长兼海军总司令。钟瑛决心整顿海军,成立随营宣讲团,编辑出版《军中白话宣讲书》。南北和议后,北洋政府任命刘冠雄为海军总长,钟瑛仍任海军总司令。钟瑛提出辞职,于4月11日免职。同年12月4日病逝,孙中山撰联挽之。)

  《挽赵又新》:

  大局赖同撑,我在粤峤君在蜀;

  束刍聊借奠,生为名将死为神。

  (赵又新(1881~1920),原名复祥,字凤阶,凤庆县凤城来凤街人。幼年就专读于凤山书院,15岁补博士弟子员。自幼聪敏好学,在《岳武穆奉诏班师赋》的补廪应试中,以“一木难支,宋室之偏安已定;百年遗恨,英雄之结局如斯”的名句,表现其鲜明爱憎和敏捷才思。1920年,熊克武号令川军各部分别向成都、重庆和川南进攻。赵又新向唐继尧进言未予重视,被逼退守泸,适逢泸州川军内乱,所住军部被袭。赵与胞弟及军官卫士数人出后门缒于城下,等待无援即引至学士山,自知难以生还,对弟与侄说:“我死国事,份也,汝辈可速行,得生还能效力国家以竟吾志,吾则瞑目矣。”言毕,胸中数弹,不愿死于敌手而以枪铳自击离逝。时当1920年10月15日,赵又新殉难后,孙中山南方军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云南省政府追谥“武烈公”,建祠于昆明翠湖畔,灵柩运回昆明葬于玉案山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