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里的辛亥革命:中山先生楹联赏析(2)
辛亥革命网 2013-08-0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题广州文明路大钟楼礼堂》:
把中华民族从根救起来!
把世界文化迎头赶上去!
(原载1987年12月5日《团结报》(第845期)
《题上海香山路居室》:
满堂花醉三千客;
一剑霜寒四十州。
(孙先生此联曾书赠张静江先生。孙中山在上海的故居在香山路7号,系1920年中山先生在上海时的住所。孙中山自1912年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在上海没有固定的住所,旅居加拿大的华侨于1919年底集资16000元,买下这幢房子送给他。孙中山先生为这一故居题写了这副对联。上联描写故居里高朋满座、宏言妙论、击节抵掌、其乐融融的融洽热烈的气氛。所谓“满堂花醉三千客”,以“花醉”状融融之乐,其实是花不醉人人自醉。下联表达了孙中山的革命大志和统帅气度。“一剑霜寒四十洲”,短短7字,充分显示了孙中山先生作为革命家的凛凛之志。此联出自唐末诗人、画家贯休给吴越王钱镠的一首诗:‘贵逼身来不自由,几年辛苦踏山丘。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洲。莱子衣服宫锦窄,谢公篇吟绮霞羞。他年名上凌烟阁,岂羡当时万户侯。’钱镠在唐末时,拥兵两浙。唐亡,称吴越国王。《全唐诗话》载:“钱镠自称吴越国王,休以诗投之,曰‘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洲。’镠谕改为‘四十州’乃可相见。曰:‘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飞?遂入蜀’”可见中山先生袭取了贯休诗之第二联,同时又容纳了钱镠的意思,并赋于了新的时代意义。)
《题故居》:
一椽得所;
五桂安居。
(孙中山故居,在广东中山市翠亨村。1866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诞生于此。故居建筑为二层楼房,图样是孙中山先生自己设计的。一椽:表示一间小屋;五桂:中山故居西倚群山起伏的五桂山脉,东临珠海。)
《题翠亨村故居卧室》: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题翠亨村故居双亲卧室》:
德雨沾濡松柏茂;
春风披拂桂兰香。
《题广东梅县爱春楼》:
爱国爱民,玉树芝兰佳子弟;
春风春雨,朱楼画栋好家居。
(1918年夏,孙中山先生应广东梅县同盟会员谢逸桥之请,为其爱春楼撰题两联)
《赠日本友人犬养木堂》:
依民意国建;
逆民意国亡。
《题天真馆柔道场》:
白虹贯日;
紫气滔天。
(柔道场为日本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