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3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百年 > 教育 >

庭院深深深几许 烽火连天读书声(3)

  六、倭烟四起,救亡图存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挑起战事。之后,华北沦陷、南京沦陷、上海沦陷、武汉沦陷……

  狼烟四起,民族危殆。在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呐喊声与杀敌声中,有一种深沉而强劲的声音一直在响起,那就是以传承文化和培养人才为主业的中国教育的声音。危亡之际,即使身陷他乡,颠沛流离中,新群学校师生和当时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时艰尤需办校、国难更重储才”,教育抗战,以笔为枪救亡图存。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保住中华民族的文化,把它继承下去。

  1937年底,新群学校搬迁到株洲清水塘大冲——秋瑾故居,学校广大师生勇敢地走出象牙塔,为抗战疾呼。砥砺之中,笔吐锋芒,“弦诵不绝”以报国。他们通过募捐财物、游行示威、文艺演出、参军入伍等多种方式,支援前线抗战,助推救亡热潮,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时主持教学的符石安是中共湘潭地下党文教支部的负责人,他利用在校任职的特殊地位,不断向学生灌输革命进步思想,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说起秋瑾烈士之孙王孝敏,当地人李爷爷赞口不绝,他年岁大了,眼下的事都记不得了,但当时的情形却历历在目。老人回忆,1937年7月底,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当时学生们条件极其艰苦,但是秋瑾的孙子王孝敏组织成立新群学校进步学生宣传队,传唱《八百壮士歌》,学生每天早上到株洲、湘潭等地要道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振臂高呼“中华民族危急!”“工人起来,走上抗日前线!”“商人起来,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唤醒鼓舞了民众。

  1937年9月初,北平中国大学教授、中共党员吕振羽由北平辗转回湘,积极发动湖南学子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吕振羽为培养抗战人才,1938年9月15日创办武冈塘田战时讲学院,至1939年4月20日被国民党封闭,历时7个多月,招生两期,先后有250名青年来院学习,被誉为“南方的抗大”。

  这群进步学生积极响应吕振羽号召下乡宣传抗战,办了墙报,宣传抗战的要闻以及大量战地故事等。学生们不买卖日货、坐日船,还“一人一元”运动,购买“湘学号”飞机支援前线。募款劳军,他们手执小旗,胸佩黄色征募证,散发告各界同胞书,挨户进行劝募。学校全体师生于4、5、6三日,每日节食一餐,以所省之费慰劳前方将士。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团结抗日的一切力量作出了努力。据资料显示,王孝敏先在新群上小学,后来因其为秋瑾烈士后裔保送新群中学就读,抗战时期在学生会担任宣传部长。

  新群学校排除万难,以“于艰苦中谋恢复,于安定中求团结”的办学方针,坚持在烽火连天的战时正常办学。“不收学费,而且提供食宿。”当时在株洲清水塘这样的穷乡僻壤确是极一时之盛。“虽然条件如此简陋,但学校还增办不收学杂书籍费的平民小学,让孩子们心向往之……”学友易奶奶,见证了新群学校在“槐庭”办学的艰辛与变化,老人家那质朴、亲切的点滴回忆让听众动容,热泪盈眶。

  让这位易奶奶津津乐道的是王本善教员,在老人的记忆中,王本善善言辞,讲时慷慨激动,手舞足蹈,给人印象深刻。他是文书兼抄字员,除了抄抄写写,就是每周讲一次政治课,对一周国内外大事做一个概述。还有个叫黄传信的教化学的教员,学校走廊里、厕所里,出现“黄饭桶快滚蛋”等粉笔写的字,但他的学问其实还是不错的。后来校长黄笃杰半夜密查出写标语的学生是位初三即将毕业的学生,原来这位学生化学从未及格……有趣的是后来这师生两个,一起投笔从戎去了抗日战场。

  抗日战火越烧越旺,战时下的办学,更是道不尽个中艰难。一面是炮声隆隆,一面是书声朗朗。在日军铁蹄践踏国土的耻辱之时,在迁徙中得以落脚的新群学校,从民族复兴的远虑出发,决心放眼神州培国本,毅然坚持战时兴学。在众多贫寒学子求学无门濒于失学境地情况,不仅收容了失学失业青少年,还为他们在烽火岁月中摆下一张“宁静的书桌”。这种境况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感觉学习来之不易。

  在新群学友的回忆录中记载这样一段话:“我看到了新群学校的招生广告,得知学校即原来在日本鬼子眼皮子底下艰难办学的新群学校,便欣然前往报考,并顺利地被录取就读。在学校听到同学们谈论的话题,就是学校的办学精神。同学们对学校艰苦创业的情况知道得十分清楚。为了避开日寇的骚扰,师生们患难与共,有时竟在树林中上课。这很使我和新来的同学们深受感动,无不肃然起敬。”彼时在株洲清水塘王家大屋——秋瑾故居,无论清晨,还是黄昏,都能在田间、地头、溪畔……看到勤奋读书的学生。战火中,新群学子们勤奋学习的画面更是令人触动,令人难忘。

  当时新群学校有校歌,每当师生集会时必齐声高唱。校歌雄浑豪放,唱起来时激励向上之情油然而生。记得歌词的原文是:“新、新、新,二十世纪之文明;群、群、群,大家努力奋前程……”这首校歌词,据说是毛泽东撰写的,从中可见青年毛泽东的办学思想的一斑。在战火纷飞之时,新群学校不但坚持在战时不停课,而且还将小学部扩充到16个班,接收本地及外地战时失学学生免费就读,学生增至1180人。

  七、烽火连绵,弦歌不辍

  沿着这所私立“新群学校”当年校址数易的迁徙流亡足迹,一路来到抗日战火越烧越旺的时期,最后一站是株洲秋瑾故居。这里是被当地人称为“抗战教育圣地”的王家大屋,因为它是当年新群学校师生战时的栖息之地。

  1937年底,为了躲避日寇对株洲、湘潭狂轰滥炸,学校迁入株洲清水塘王家大屋“槐庭”秋瑾故居。流亡路上的艰辛困苦,穿越封锁线时的惊险紧张,走投无路时的茫然无助,都被到秋瑾故居后发出的那些朗朗书声所取代。教室的拥挤、危楼的摇晃,已经没有人再计较了,比起那些因战争而失学、失业的同胞,他们无疑是一批幸运儿。

  1941年,袁文赋插班读初二,小两岁的汪云裳读初一。说起清水塘秋瑾故居,95岁的袁文赋话匣子就关不住了。对他来说,秋瑾故居曾经就是他们的母校——新群中学所在地,“这里是学校大门,门似乎要大些……”“大门的正对面就是政教处,那里面老师盯得紧,我们想出去玩,出不去咧。”

  学校规定学生每天早上起床时,必须把铺盖捆扎好,一听到空袭警报,就带着课本、背着铺盖跑到野外躲藏,而耽误的课程则由老师在晚间补上。学生刻苦读书,教师也潜心学术。袁文赋老人回忆说:“在清水塘秋瑾故居时的新群学校,还有手工品的陈列馆,共有4层,是从同学们手工作品中选出来做工好的,摆放在这里。那时,手刻印章、竹制笔筒、纸船都是同学们擅长做的手工作品……”看着旁边的几间房子,老人又激动起来,“就是一排的那种,右边最里面那间就是我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