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3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百年 > 教育 >

庭院深深深几许 烽火连天读书声(2)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毛泽东曾先后两次到北京。第一次在北京的时间是1918年8月19日至1919年3月12日。第二次在北京的时间是1919年12月18日至1920年4月11日。在这两次北京之行中,李大钊都对毛泽东的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四”时期,青年毛泽东和李大钊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有过一段一起共事的经历和密切交往,正是由于有了这段经历和后来长时间的密切交往,毛泽东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后来在和斯诺谈话时怀着深厚的感情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三、革命真谛,于斯为盛

  学校自创办的第一天起,就成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株洲、湘潭两地人民进行革命活动的阵地,这完全符合这群年轻人的理想愿望。

  虽然因当时处于国民党执政时期,毛泽东作为新群学校创办人之一,未能予以公开,发起人曾摄影留念,后因国共两党交恶,也使该照片没能保存。但是,族谱是活的历史,真实地还原了原貌,完全印证了毛泽东曾是新群学校创办人之一。王洪伦一直追随毛泽东闹革命,大革命时,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两人曾睡在一张床上,请教革命真谛,给了王洪伦以莫大教诲。1896年12月初六出生于湘潭县排头乡大粟山霞瓦屋的王洪伦是新群学校的创办人之一。在《湘潭市留田王氏族谱》记载:“洪伦1916年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并与毛泽东、黄笃杰等创办新群学校。1922年受聘于留田王氏储英小学。1926年担任民国时期湘潭县第一任教育局长。”以上著书记录,毛泽东主席确实是新群学校创办人之一。 

  王洪伦是一个满怀救国理想的热血青年,毛泽东、罗学瓒、彭公达、杨昭植等共产党人,让思想豁然开朗的他认识到“当时之中国,不下猛药难以见功效”。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湘潭文庙闭锁千年的大成门在“吱哑吱哑”的门轴转动声中,清晰地显露出青年的身形时,雷鸣般的欢呼声顿时响彻了整个文庙的上空。这一幕发生在1926年的秋天。这个青年就是湘潭县第一任教育局长王洪伦,他对湘潭的教育现状进行的系列改革,使这个时期湘潭县拥有了两所中学,十所高小,一所女子职业学校。各区有公私立小学多所,女子职业学校一所。而文庙大成殿的大成门便是在这种情境下被他打开的,其目的不过是“方便学生出入”而已。

  据资料显示,1927年5月下旬,王洪伦和柳直荀组织领导部署十万湖南工农义勇军攻打长沙。之后,洪伦躲过国民党追杀来到延安。解放后任华中师范学院院长,深受师生爱戴,1954年逝世后葬于学院院内。据说这是中国唯一一个葬于学院内的院长。湘潭出了个名叫王洪伦的“湘潭状元”的热血故事,至今仍传颂于街谈巷议之中。

  四、乘风破浪,传薪续火

  新群学校毕业证书上盖的是校长宫廷璋的印章,宫廷璋是创办人之一。在新群学友刘果毅记忆中,宫廷璋是一位银行家,他只是个挂名校长,一次也没有来过学校,学生不认识其人。

  1933年黄笃杰接任新群学校校长,学校进一步扩建校舍,增加班次。在学友刘果毅记忆中,“校长黄笃杰,是创办人之一,时任湘潭县教育局长,公务比较繁忙,社会活动也多,一个学年也难来学校二三次,但他为发展新群中学、办好新群学校,动员秋瑾烈士儿子王沅德捐出田产、房屋,聘王沅德为学校董事,工作出色,全校师生交口称赞。”据资料显示,黄笃杰, 1892年生于湘覃县马家河新塘冲(现属株洲)。1911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并曾经担任过湘潭县立高小校长、湘潭县视学员、湘潭县第一区区长、湘潭县教育局长、武冈县县长等职。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起,黄笃杰先后两度担任县教育局长,致力师资培训,整顿教育产款,增办平民学校,使县内穷乡僻壤遍设小学。

  学校国文教员蒋竹如是新民学会首批会员,与毛泽东交情较深,并有多封信札来往,毛泽东《致周世钊》信中几次向竹如师问候。这位让刘果毅记忆犹新竹如师,常穿一件蓝布长衣,走进课堂,面带笑容,开口第一句话“可喜年年拿粉笔,为中华造就好儿郎”,说话风趣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刘果毅意外的是平时温文尔雅的蒋竹如教员竟脸红气粗的为学生仗义执言,向县上委员据理力争“学生有什么家庭财产,求学费用全赖父母供给,没有自主能力何来财产?他家庭即使有,不是学生能掌握的,不应该填。”来人坚持要按表如实填写。多年后刘果毅有幸见到竹如师,他才明白竹如师是在暗中保护学生。让他深感欣慰的是竹如师还记得他在读三年一期时,和班上挚友李桑炽(即今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王偕智办的壁报让师生们津津乐道。

  五、风雨磐石,教育救国

  1930年秋,学校以一万银洋半买半送,从湘潭巨商龙汉侯(董事)从处购得十四总见龙街莼香园作为固定校址。新群学校成立10年后,也就是1931年得以迁入莼香园。莼香园以前是清代湘潭一位富翁的私家花园。两亩大充满生气的绿色花园被一座丁字形的两层楼拥抱着,倚栏眺望,莼香园尽收眼底。学友刘果毅回忆,学校北端池塘的西面由一排古老的香樟参天耸立,枝枝覆盖,叶叶交通几乎遮住了半边池塘。每到春天,无数的灰鹳成群结队地飞来了,它们在树筑巢安家。大大小小的灰鹳时而高翔,时而停歇,时而蹦跳嬉戏,亲密无间,热闹非常。

  学校开办之初,教员工资均无保障,刘修娣等历届校长虽尽心校务,但经费持据,办学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李寿冈老师回忆,开办之初,发起人兼任教员只拿生活费,艰苦创业精神难能可贵。

  学校创办时,因无固定校舍,几度迁徙,最先在十四总莲花街租赁吉安宾馆为校舍,设初级复式班一班,即一间教室,容纳不同的年级同时授课,后在十四总绿竹街。一年后,学校搬入十八总福建会馆,增设为三个班。1925年增设高小,开始招收高年级。1927年秋,因校舍狭小迁至十二总后街陶公祠,复因陶公祠傍湖,涨水季节学生出入不便。1930年秋,新群学校才有定址,迁至十四总后街黄龙巷莼香园,增办幼稚园。

  抗战期间1937年学校整体迁至株洲清水塘王家大屋,改名新群学校,增办初中,幼稚园曾停办,兴办一所免收学杂书籍费的民众小学,教附近村民识字,同年花费万余元建成“新群体育馆”(其中募捐四千余元),成为湘潭唯一建有体育馆的学校。1938年小学部扩充到5个班学生增至180人,同年秋开办初中。后增办高中于株洲清水塘王家大屋。原址莼香园惨遭日寇破坏,经及时修葺渐复旧观;1948年,高中部迁回莼香园;1950年,学校由人民政府接管;1955年,改为湘潭市第二中学至今。

  值得称赞的是,校长黄笃杰治学有方,学校多聘请名师任教,教学质量较高。许多有名望的人也到学校读书,侯家源、杜聿明的子女都曾在新群读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