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3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百年 > 教育 >

何子渊:中国教育改革的引领者

  2020年6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全军战略管理集训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提高战略管理水平,推动我军建设高质量发展。”[1]

  其中的三个“导向”最后均指向了“问题”,“问题”解决了,“目标”和“结果”也就达到了。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我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指示,是对近现代教育改革思想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关心和重视。我们要热烈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并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指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已经建设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的高速铁路网络已经成为中国出口的第一品牌,一带一路系统工程的宏伟建设计划也正在积极稳妥地加速推进,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

  回首100多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清王朝开始丧失了其独立地位,中国被迫沦为“次殖民地”(孙文语)国家。而帝国主义列强操控的教会又不断以传教、办学为借口,推行其文化殖民活动。伴随着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的枪炮声和西学东渐的脚步,以龚自珍、魏源、黄遵宪等人的启蒙思想为先导,中国近代教育才开始萌芽。

  撇开教学内容暂且不谈,就总体而言,东西方教育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不可一概而论,也不存在谁先进,谁落后的问题。西式教育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协作和实践精神,强调师生之间地位的平等和两者之间的互动。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往往比较喜欢围坐成一圈,由学生先主动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再一起切磋、讨论和解答问题,气氛往往比较热烈、融洽。而中式教育,特别是到了近代,则一般只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填鸭式”教学,即教师站在讲台的中央讲课,学生则端坐在讲台下方,专心听老师的讲解。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比较缺乏个性和自信,喜欢人云亦云,欠缺独立思考能力。[2]

  十九世纪下半叶,辛亥革命元老、现代教育先驱何子渊、丘逢甲等人,秉着“理学兴大业,泰运转中华!”的宗旨,以时俱进,在引进西方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创办新式学校的同时,曾针对“填鸭式”教学方法,提岀过尖锐的批评。据张磊、何益军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何子渊》一书记载,1905年底清政府“废科举新政”颁行后,整个社会对“新学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焦点问题,存在着诸多疑虑和揣测。当时的兴宁督学何子渊经过深思熟虑,毅然提岀“置疑而求索,释疑而知新”“学以致用”等教育改革方案,并以此来指导当地师生的教学工作。

  “置疑而求索,释疑而知新”这一论点也是何子渊教育改革思想的核心。此外,我们还可将其应用到治国理政和公司治理等领域。其对促进中国当代教育改革,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师生的教学水平和效率,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合1991年出版,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百年名校《兴宁兴民中学校志》,第57页,关于子渊先生“善于诱导学生”的评语,正好印证了当年何子渊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为了培养具有革命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人才,而摒弃“填鸭式”教学方式,循循善“诱”,以“问题”为导向,与广大师生良性互动、双向交流的真实情景。当然,这里的“诱导”,理应当褒义词来理解。

  纵观现代社会,100多年后的今天,提出来的“问题导向”或者“问题导学”模式,正是何子渊“置疑而求索,释疑而知新”这一教育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和应用。何子渊为“问题导向”模式的奠定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但究竟怎么样才能将“问题导向”模式推广到全社会,被普罗大众所接受,才是目前面临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这几年,随着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指示精神的不断深入研究、理解和探索,这种以“问题导向”为基础构建的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已经在我国,甚至在欧美、港台、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亦已开始慢慢推广,并且逐渐被一些群体所接受。大大提高了国家治理,公司管理,以及大、中、小学的教学效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近年来,各地也发表了一些有关“问题导向”模式在各行各业应用的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文章质量和水平都很高,得到了管理学界、教育学界专家、学者和师生、家长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置疑而求索,释疑而知新”论点的深入探讨,这种先“置疑”后“释疑”的“问题导向”模式在各领域推广、应用的学术论文必然会大量涌现。这些文章或者报告尽管选题不一,研究重点、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也各不相同。但是,只要以“问题”为“导向”这一基础不变,不管该模式的内涵或者叫法如何改变,只要将问题搞清楚了、解决了,我们就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最后,“目标”和“结果”也就实现了,任务也就圆满完成了。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国家都需要培养“勇于质疑、敢于探索、勤于解惑、善于创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有自由意志,又有独立人格的公民。

  这也正是一百多年前,何子渊先生提岀“置疑而求索,释疑而知新”教改方案的本意,亦是现代教育改革所应追求的目标。这一提法与2000多年前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出的“温故而知新”,并且要为社会培养“志道”、“弘道”的“志士”和“君子”(《论语·泰伯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有一脉相承,异曲同工之效,何子渊堪称中国教育改革的引领者。

  人物链接:

  何子渊(1865-1941),字临淑,讳东汉,广东梅州兴宁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嘉应州主盟人,是潮州黄冈起义领导人之一,曾秘密参与策划广州黄花岗起义。致力倡导新学,先后创办兴宁一中等多所新式中小学,开风气之先,宣传革命思想,培养了大批人才。1912年公推为兴宁县首任议长,1914年响应孙中山先生号召组织讨袁军,后受命兴办矿业,筹措革命经费。1920年任孙中山粤军总司令部参议,1925年为东征军筹饷。作为辛亥革命元老、现代教育先驱、中国教育改革的引领者,何子渊对推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网,《习近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提高战略管理水平推动我军建设高质量发展》

  [2]《何子渊》,张磊、何益军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