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孙中山在国内的政治影响(3)

辛亥革命网 2021-04-23 11:06 来源:汇智澳门 作者:安东强 查看:

本文以辛亥革命时期各方关于孙中山与革命的论述为依据,细致梳理孙中山对国内革命思想、革命政权及革命领袖的具体影响,希望能够呈现一位不在革命现场的革命领袖对于辛亥革命影响的具体形态。

George Ernest Morrison

  综合而言,蔡廷干关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关系的记述,直接反映出革命的对手方最期待的答案。其实,同样的表述早在四年之前就曾出于法国驻华公使巴思德(Edmond Bapst)之口。1907年,因革命党在国内的活动影响,清政府以孙中山来“指称那股威胁它的力量”时,巴思德就称孙中山按照欧洲方式生活在国外,“太注意使自己远离危险,而其他人却在冒着风险”。

  问题在于,重要政治人物的政治影响力,并不能仅以本尊的活动轨迹来衡量。特别是他们的言论和思想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介,实现跨越时空的渗透与传习,深刻地制约不同时空接受者的思维与行为。从各方意见来看,孙中山多年的革命思想与宣传对辛亥革命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革命的吹鼓手”固有贬低孙中山的意味,但也有难以否认的思想鼓动作用。

  况且政治尚有名与实的分别及联系,借虚名影响实事,也是政治常情。10月30日,湖北军政府的机关报《中华民国公报》就由查光佛假借孙中山的名义,以总统孙文之名刊发两份革命布告,既可巩固湖北革命和军政府的革命合法性,又宣扬“各省同胞竟同声响附,殆无不认革命为现今必要之举”的影响力。这些布告还获得各类报刊及文献汇编的转载。

  以孙中山之名颁发革命布告,对于湖北革命政权争取列强的中立产生了重要作用。据田桐称,武昌起义后各国驻汉口领事起初对革命政权颇为敌视,以“义和团”视之,德国领事甚至主张向武昌民军开砲,此事为法国领事罗氏(Ulysse-Raphael Reau)所阻。因罗氏与孙中山熟识,“适刘仲文草一布告,署临时大总统孙文之名”,罗氏在会议上声称“武昌布告,临时大总统为孙文。孙文,我之老友也。其人所言,主张共和政体,甚有规模,安可以义和团目之?”各国驻汉口领事团遂严守中立,并颁布中立文告。

  由于各地信息传递不畅,各方所掌握的孙中山、各省军政府、革命内情自然有许多不尽不实之处,而且在政权形式选择与权力角逐之中也着重偏向己方的政治利益。

  11月1日,日本《中央公论》第11号上发表西本愿寺中国布教僧水野梅晓的《孙逸仙在长江一带的声望》一文,称在过去三年间,游历湖南、湖北及江西三省时,有一位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新军军官称:“长江一带,民族主义思想风起云涌,他们都崇仰孙逸仙,并愿在他手下为达成汉民族的独立而奋斗。”而湖北政界中热衷于地方自治的少壮派政治家认为“真正能够救清国,为汉人谋幸福的,说实在话只有孙逸仙其人”,“湖北的政界,把孙逸仙几乎当作神来尊敬”。最后总结称:“我旅行长江一带,发现学界、军界、政界,而至于贩夫走卒,都具有革命思想,尊敬孙逸仙如神如救星是事实。由于我不认识孙逸仙,所以就不敢论其人物,但我相信,孙逸仙这种声望、受尊敬,绝非来自策略,而当是孙逸仙的天爵和天位。”这类言论显然是以革命同道中人宣扬孙中山在长江一带的政治影响。

  11月17日,即蔡廷干向莫理循透露革命情形的次日,湖北《中西日报》居然刊出一份湖北共进会鄂部总会志愿书,称:“谨祈本会参谋长宋教仁保送,本会总理刘公承认,本部特派员谭人凤申报军政府大总统孙中山注册。”有学者指出,这应是当时湖北人杜撰此前共进会的志愿书。此说应无误,但应注意的是刊发这个志愿书的湖北革命界人士,认可孙中山为“军政府大总统”。因此,“革命的吹鼓手”之称难以呈现孙中山在湖北革命运动中的实际政治形态。

  同日,有人在《申报》上发表评论,品评与革命有关的人物,其中称黎元洪为“一介武夫,素不口谈革命”,但于此次起义能够“措置裕如,孤守武汉半月有余,以为革命军之基础”,对于革命的“建树之功,实非鲜尠”。至于孙中山,则称:

  孙文,数十年来专心一志,以谋中国之革命。其始之也,人人无此观念,而于彼独先其继之也。屡仆屡起,人人无此坚忍,而于彼独不屈。其现在也,人人不料有此伟大之结果,而彼尚奔走于海外,以为国是之前途计。不急急于归国,以就浅近之荣誉。以革命言,彼固有首创之大功也。

  首创革命之大功,延续了此前章士钊编译《孙逸仙》一书时称誉孙中山为“革命初祖”的思路。《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较早转向革命方的报纸,早在10月23日便以《孙逸仙之言》为题,刊出其1905年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关于“民族主义”及“共和”的演说辞,积极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除了假借其名义、旧文新刊等形式外,孙中山在获知武昌起义的消息后,也积极向外国争取支持,宣传中国革命的原则和未来执政计划。他在离美赴欧之前,曾发表一通“对外宣言”,后经由旧金山的革命党人邮寄给列强驻华代表。孙中山以其名义向他们保证革命政府将承认此前条约中确定的外债,希望他们晓谕在华的国民,“革命政府将采取一切措施保护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违令者将受到军事法庭的制裁”,还呼吁各国支持中国革命,“对真正扶助民国的国家,将给予种种优惠和荣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