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晚年“定粤除孙”主张的思想基础与政治权谋(4)

辛亥革命网 2019-02-19 09:11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作者:刘萍 查看:

1921年,出于对苏俄革命的恐惧,康有为提出了“以兵定粤除孙”的主张,拟借助军阀之力,除掉与苏俄联合的孙中山。

  吴佩孚是康有为“除孙定粤”中寄以厚望之人,但吴佩孚虽然赞成康有为的武力统一及消灭“赤化”的主张,行动却受其他军阀的制约。直系内部,津、保、洛三派之间争权夺利、勾心斗角不断。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吴佩孚的威望及权势达到顶峰,遭致津保派的嫉恨。吴佩孚又力主“恢复法统”,迎黎元洪复职,这让迫切想当总统的曹锟嫉恨不已。随后二人又在“先制宪”还是“先选举”问题上产生分歧,吴佩孚与黎元洪主张先由国会制定宪法,再进行总统选举;而曹锟当总统心切,与津保派力主先选举总统,再由国会制定宪法。二人矛盾激化。为反对吴佩孚,津保派以索饷为手段,发动倒王宠惠内阁的行动,导致“罗文干案”的发生。11月20日,吴佩孚电曹锟,指责其逮捕罗文干为违法。曹锟乃借交通总长高恩洪违规多拨经费给吴佩孚,指使津保派通电痛击罗文干内阁丧权辱国、纳贿渎职,借以打击吴佩孚。吴佩孚四面楚歌,不得不回到洛阳。

  另一方面,此一时期,吴佩孚与孙中山的关系颇为微妙。由于李大钊的提议,苏俄试图促成孙、吴合作,实现中国统一。为此,越飞在两方之间居间调停,孙、吴双方也各派代表相互接触。在双方协商下,8月,吴佩孚发表通电,请王宠惠组阁。但由于孙中山坚持不放弃与奉张联合的政策,而吴佩孚坚持倒奉,双方分歧严重,更为根本的是,二人之间缺乏合作的诚意,最终,“孙吴联合”不过是当时的一种虚声。[40]

  基于上述原因,虽然从1921年冬,康有为就提出“以兵定粤除孙”的主张,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康有为又频频催促吴佩孚乘胜“定粤”,但都未被采纳。但从1922年底,形势发生逆转。10月,闽变的发生,严重危及直系的利益,吴佩孚紧急派陆海军援闽。1923年初,滇桂联军驱除陈炯明。2月,孙中山回到广州,并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开始北伐,从而形成奉、皖、粤共同夹击直系的局面。“以兵定粤除孙”成为当务之急。大敌当前,曹、吴放弃纷争,再次联手,派孙传芳援闽,沈鸿英定粤。2月18日,吴佩孚致电张绍曾,强硬要求内阁发表“孙传芳督闽,沈鸿英督粤”命令。[41]3月,曹、吴又要求内阁下达“讨伐令”,讨伐孙中山。

  应该说,从1922年底,康、吴之间在“以兵定粤除孙”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康、吴二人意见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先定粤还是先定闽,以及派谁南下定粤等具体策略上。康有为始终认为,福建一地并不重要,其理由是,孙中山为广东人,“只能用粤人,故粤为孙之巢穴。若闽,则地非重要,人异语言,孙文不能用之”;如果派孙传芳入闽是为对付许崇智,则孙文已经“连电催许还粤”,无劳孙传芳入闽。并认为 “争不必争之闽,而弃必当争之粤,甚非策也”,力主弃闽,径派孙传芳南下定粤。[42]

  康有为坚决反对派沈鸿英定粤的理由,一是沈鸿英力量弱小,二是沈鸿英非粤人,得不到本地人的支持。更为严重的是,“定粤”必然威胁滇、桂军阀的势力范围,遭致各派的反击,沈鸿英非其对手。为此康有为致电吴佩孚,对于派沈鸿英定粤后的“乱情”详分缕析,试图说服吴佩孚改弦更张:“陈炯明令洪兆麟以兵械二万降孙,而与许崇智合攻沈鸿英。沈虽才,而部众只八千,非沈[许]、洪敌也。加与滇争,滇诸将妒撼,而皆附孙谋攻之。粤人既积怒桂军,沈又掳魏邦平以怒粤人,致皆不附而归心滇。滇、粤合谋沈,沈为智伯矣。且沈部下滇军杨希闵已暗隶于孙,若李易标,亦钦廉人,实林莆田(林俊廷字——引者)同乡之心腹。则沈名为拥兵,实为无兵,且又为客之桂军也。以许、洪之勇悍,因粤、滇人之积怒桂军也。但以粤人治粤相号召,而沈已不敌矣。况枪械兵众之多寡悬殊。而孙、许为粤人,党徒遍地,地理熟识。而沈人心皆失,党徒寡少,地理不熟,则沈之必败无疑。然则政府欲藉沈以定粤,必不能也。”[43]

  但吴佩孚认为定粤、定闽并重,并坚持派孙传芳援闽,派沈鸿英定粤。为此二人曾有过激烈的争执。康有为虽曾派伍庄去洛阳,试图当面说服吴佩孚,但吴佩孚态度坚决,断然“令宪子不必辩论此事”。[44] 1923年3月,北京政府发布由孙传芳援闽,沈鸿英督粤令,康有为连发三电加以阻止,并于6月亲赴洛阳 “面争”,但最终并未能说服吴佩孚。[45] 战局不幸被康有为言中,吴佩孚虽调赣南镇守使方本仁、南雄镇守使邓如琢、豫军樊钟秀等部援沈,但沈鸿英仍被滇、桂联军击败。以至于后来直系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失败,吴佩孚败走,康有为仍归咎其是不用孙传芳定粤的结果。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前,吴佩孚倾全力对奉,康有为仍然坚持要吴佩孚南下定粤,二人在“定粤除孙”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康有为赴洛阳再次“面争”,引得吴佩孚颇为不快,毫不客气地驳斥道:“康先生之要求,不合理处颇多。予在夙时,避免与康先生谈论有关时局问题,其原因正在于此。先生今天果然在此提出意外的要求,恕我不愿领教。老先生妄自焦躁于自我本位,暗中觊觎大局。君不见,古来统一中原之大计,均无一开始便向边境用兵之例。中国人向来具有顺应大势的自然心理,故要想统一中国,通常皆着手掌握黄河一带,从北渐南。此已为古代历史所证明,想必精通经书史籍的康先生不会不知。今纵性怂恿我炫示武力讨伐两广,这只是纸上谈兵,空言胜败而已。恕我不能用老先生之言。”[46]

  实质上,对于吴佩孚来说,“定粤除孙”只是形势所然,即使没有康有为的主张,吴也一定会实施这一行动。而何时除孙,以及用何方略除孙,仅是一个军事指挥者的谋略罢了。

  康有为看重的第二号人物张绍曾,虽力持统一,但其方略却与康、吴不同。作为老同盟会会员[47],张绍曾与孙中山颇为惺惺相惜。1923年1月9日,张组阁伊始,即公布《和平统一意见书》,提倡和平运动。2月4日,张又函邀孙中山,请孙中山及海外有力诸公派代表来京,商议设置国事协商会,共制大政方案,随即并派蔡达生到上海与孙中山接洽。张氏“和平统一”的方针,立即得到孙中山的响应。1月16日,孙中山公开表示:“余对于时局,主张和平统一,希望北方军阀彻底觉悟。”但又强调,对于是否设立南方政府问题,“当以北方有无真正觉悟与办法为断,其责任并不在余。”[48]

  张绍曾的“和平统一”方针,无疑与吴佩孚的“武力统一”政策及曹锟急于当总统的心思公然相违。2月7日,张绍曾致电吴佩孚:“为今日计,唯有开诚布公,谋各方谅解,庶可昭信天下,促和平统一之实现……,若操之益切,则国事前途更不可闻问。”[49]试图劝说吴佩孚改弦更张。不仅如此,对于曹、吴与直系鲁、豫、苏、皖、赣、鄂六省督军联名要求政府下达“孙传芳督闽,沈鸿英督粤”令,张绍曾先是以“打太极”的方式推三阻四,继则公然拒绝发表。及至曹、吴派代表进京加以胁迫,张竟以内阁集体辞职相威胁。虽然张绍曾最终迫于曹、吴压力,发表了任命令,但与曹、吴的矛盾也公开激化。随后,直系各派以索饷为名,发起民国以来最激烈的一场倒阁行动。名为索饷,矛头却直指张的“和平统一”运动。6月6日,张内阁在四面楚歌中被迫辞职。

  张内阁的倒台,实质上也证明康有为预想的吴、张联手“以兵定粤除孙”方案的失败。但康有为并不承认是自己“看错”了人,却认为是孙中山欺骗了张绍曾,误导张氏推动“和平运动”,从而给了孙中山再起的机会。他在给吴佩孚的信中说:“孙文欺绐敬舆,谓不回粤立国,愿助和平统一,敬舆竟误信之,派蔡达生来与订和平统一之约,真受欺也。孙文受唐绍仪之厚恩,壬子得为总统,生平至交,去年尚监禁之于香山。以唐绍仪之才,俯首受禁,无如之何,何有于敬舆乎。彼欺敬舆,玩视之如小儿耳。”[50]“夫孙开大元帅府,发命令,既另立国,而中央政府尚以和平自欺,频使媚之,徒张其势。”[51]这不过是为自己辩解罢了。

  至于被康有为极力拉拢的林俊廷,不过是唯利是图,见风使舵者。在康有为的说合下,林俊廷先是投靠吴佩孚,并于1923年3月,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广西省长。但林俊廷并不满足,一心想得广东,1923年底,又投靠孙中山,被孙中山任命为广东钦廉高雷琼崖罗阳八属军务督办。林俊廷的背叛让康有为大惊失色,紧急致书劝阻,不仅在信中大肆诋毁孙中山,怒骂“孙文涂毒吾粤,天怒人怨。近更力言共产,致同党内裂。将才则腹心之许崇智叛之,文吏则心腹之胡汉民等去之。滇军外似服从,而内实贰心。浙军败后来投,实思自立,出不得已,非有诚心”,并痛斥林俊廷的背叛行为:“执事与洛阳相交至亲,岂可于洛阳将定粤之时而忽投孙,为此至愚之计。对于审势则不智,对于交义则不忠。不智则胡行妄走,以至败灭;不义则反复颠倒,以致贻讥。”[52]其言语近乎于歇斯底里。

  随着国民革命的发展,直系军阀的失败,康有为见吴佩孚不可恃,以前被其视为政敌的皖系、奉系等军阀,又成为他乞援的对象。他曾先后致电张宗昌、阎锡山等人,呼吁出兵讨伐冯玉祥、蒋介石,并援助吴佩孚“定粤”。1926年5月,康有为致电张宗昌,请其转张作霖等人,“望诸帅急夹攻冯军,玉帅专讨粤”。[53]甚至于以前被其骂为有“洪水滔天之恶,擢发难数之罪”的段祺瑞[54],康有为也放下颜面,致书和解,向段祺瑞表示:“昔吾与公虽有意见,今为中国,舍公莫济”,恳求段祺瑞联合张作霖讨伐孙、冯,并希望能够调和张作霖与吴佩孚的矛盾,“同心讨贼,以旧中国”。[55]

  综观康有为的“以兵定粤除孙”方略,不仅不切实际,也毫无章法,纯属文人呓语。用吴佩孚的“纸上谈兵,空言胜败” 八个字评价,极为准确。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在青岛去世。次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康有为心向往之的全国统一终于在形式上实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