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百年关于三民主义的课堂讨论纪要(5)

辛亥革命网 2011-06-2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叶岑桦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2011年5月5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选修课组织了一次关于三民主义的课堂讨论,以纪念和反思辛亥革命百年。由任

  虽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当时是作为一种政治主张提出的,但是它的确体现了一种文化理念,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一些优秀文化相互糅合而成。这种文化学理论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为中国向何处去等一系列“国是”积极地出谋划策,从而使其文化理论也带有了相当大的政治色彩。运用文化学来分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具有适用性,且可站在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三民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脉络。

  1,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缺陷

  文化学大师陈序经先生认为文化具有整体性和演进性,是存在不同的圈围的,文化只有进步与落后之分,没有中西和南北之分。之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文化不同是因为二者处于不同的圈围上,前者较之于后者落后的关系。而且,由于文化具有整体性的原因,所以,人们在学习文化的时候,是不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学习过来的文化处于同一个圈围上的东西都要引进过来。因此,在学习西方的文化的时候,仅仅学习优秀的部分,放弃掉缺点和瑕疵,在实践中,其实是做不到的。

  折衷的办法既办不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其人为构造性过强,而实践性不强。也就是说,三民主义只是一个人为创造出来的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救国方略,但是,并不是一个比较稳定和均衡的状态,一旦进入社会中,终将会被后来的继承者不断地各自解读,加入自己的主观,从而将三民主义引向其他的道路。

     孙中山理论建构的不现实性具体有以下几点:

  (1)  将理论基础与上层建筑分开。三民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本位,但是其引进的自由主义等西方思想均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这样的做法是将理论基础和上层建筑简单地组合摆放到了一起,但事实上,彼此间没有任何联系和生命力。

  (2)  将文化中的物质和道德分开。孙中山认为:“东洋的物质文明,虽然不如西方,但是东洋的道德,便比西方高的多。”一战后,他更是认为要用东方的“道德”文化去感化西方的“霸道”文化。但是,一种文化中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上的东西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

  (3)  将理论内容与中国实际分开。孙中山认为:“中国人现在所受的病,不是欠缺自由,如果一片散沙是中国人的本质,中国人的自由老早是很充分的了。”因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建立在中国人的自由过多的基础上设计的,要放弃个人自由,争取团体自由。但是,当时中国的实际并非如此,中国人一直受到传统思想的桎梏,从来没有获得真正意义的个人自由,那又怎么能够知道如何放弃自由,追求团体自由呢。

  折衷的理想主义的三民主义,在具体实践中无法完全实现。传承者要将三民主义纳入实践的轨道,就一定要对其进行修改或者注入其他的元素。结果就将这个折衷的主义逐渐向光谱的两端推移,从而走向极端。

     其一是走向复古:戴季陶将孙中山三民主义儒家化,鼓吹“纯正的三民主义”,虽仍然充满了唯物论革命话语,但三民主义已经离开光谱的中间位置向右的方向移动。西山会议派更强调以中国固有之文化实现民族的独立与自由,从而走向复古。而在国民党正统的三民主义中,孙中山的原初主张已经面目全非,他们综合右派话语和革命话语,与中国传统文化对接,使之意识形态化成为不容置疑的信仰体系。

  其二是走向西化(或俄化):改组派首当其冲,提出要科学、实用的三民主义,反对采用中国的旧传统救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变相使用苏俄布尔什维克话语,展现出极左激进的面目。第三党依然左倾,但是他们的理论主张更多的是抄袭共产党。中共叛徒叶青加入国民党,竟用马克思唯物史观辩证哲学来塑造三民主义,从而将三民主义描述为具有世界革命意义的革命理论。

  由于时间短促,资料收集消化尚不到位,讨论只是初步的探索。有兴趣的同学表示在课后将更深入地细读文本,更完整地了解前人研究,对三民主义在中国作更有价值的研讨。

(叶岑桦整理)

2011年5月20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