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百年关于三民主义的课堂讨论纪要

辛亥革命网 2011-06-2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叶岑桦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2011年5月5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选修课组织了一次关于三民主义的课堂讨论,以纪念和反思辛亥革命百年。由任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本科2010-2011学年下学期《现代中国政治思想》课期中讨论) 

  2011年5月5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选修课组织了一次关于三民主义的课堂讨论,以纪念和反思辛亥革命百年。参与讨论的有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信息管理系、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以及元培学院等本科学生88名,由任课老师袁刚教授出题,同学们先分组交流后集中进行了一个上午的讨论,此为依同学所交发言稿所整理的讨论纪要。

  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后来孙中山又以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民族主义,与满族君主相争,必须掷多少之头颅始能购得;民权主义,与专制体制相抗,也是极端反对不能并容的;民生主义,与不良之社会争。”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联系最紧密的是“民生主义”,孙认为社会主义主要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思想,与“民生主义”目的相同。孙中山对于民族、民权的界定随着时局而变幻不定,民生主义却始终保持一致。他早期于《上李鸿章书》中已提到“民生”,并认为“民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最终要素, 以后亦多次使用这个概念。在1924年的《三民主义》演讲稿中,孙中山对民生概念作了定义性解释,“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可以看出,民生主义所传达的是三民主义对社会劳动力发展、经济水平以及人民生存状况的认知态度。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有如下特点:①外生性:看到欧美各国的发展弊端而提出;②预防性:主要为了防止政治革命胜利之后由于贫富差距过大发生新的革命;③ 综合性:“毕其功于一役”;④ 提出了实现的方法:平均土地、节制资本;⑤发展性: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转变。

  孙中山所描述的社会主义有如下特点:①社会主义即为社会生计;②社会主义分为集产社会主义和共产社会主义,孙主张集产社会主义;③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主义,其优势在与分配上的“平允”;④对于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可以“预防大资本家出现”;⑤主张实行国家社会主义,资本、土地公有。

  孙中山的论述时有变化甚至含糊其辞。在1924年之前孙认为民生主义即为社会主义,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但是在1924年1月20日《关于民生主义之说明—在广州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上又表述为,民生主义是包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集产主义的。这主要是回应当时国民党改组带来的国共两党相互猜忌的状况。

  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始终充满赞誉,对社会主义长期向往。在孙看来,社会主义主要目的是实现社会财富的平均,实现人民普遍幸福,这和民生主义相同。但孙中山一直认为,在达到“民生”的手段上,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具有本质的差异,他认为“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实行。”

  在孙中山看来,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所说的阶级对立明显存在于一个生产力发达,劳动分化显著的国家中,然而中国在几十年战乱中,国家经济饱受破坏,国民经济普遍落后,国内没有发达的实业,国民个人资产都处于极低的水平,贫富分化小,阶级的差异和对立被同一的经济状况所缓冲,因而阶级斗争学说不适用于中国,中国阶级间的矛盾可以通过协商和妥协来解决。

  三民主义与自由主义

  从孙中山本人的论述可以发现,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可以延伸理解为国家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而要理解三民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需从二者的本质入手。经典欧洲自由主义思想指的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权界关系,即个人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自由,政治权力和多数人意志不能随意干涉个人范围,个人应当被赋予财产私有权、言论自由、政治权利等,可以说经典自由主义关注的是政治行为和社会生活的底线问题。但近代中国尤其是五四以来,中国的自由主义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特点。

  不可否认的是,三民主义的确包含着自由的思想。民族主义思想中,孙中山指出革命“不专在对满,其最终目的,尤在废除专制,创造共和。”民族革命要建立的是人人平等而自由的民主共和国。在民权主义思想中,“自由、平等、博爱是根据与民权的,”自由被认为是民权重要的一方面。此外,民权主义主张“权”与“能”分开的政府构建原则,政府主“能”,让官僚发挥“专业”优势促进政府高效运作;人民掌“权”,通过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来制约政府,管理国事,同时政府内部还分五权而相互制衡。从制度上来看,三民主义思想明确的制约政府权力,带有古典自由主义思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