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纪念:历史记忆与城市精神(4)

辛亥革命网 2011-11-11 00:00 来源:东方网 作者:熊月之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任何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与评价,任何历史解读,总是受当下人所处时代、环境、价值观念、阶级立场影响,总会印有时代的痕迹,古今中外,概

  这样,除了对于红色系统的名人,上海人已经予以高度的重视,建纪念馆,树纪念碑,开纪念会,这是完全应该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上海人对各地在沪的名人,对上海本地人中的名人,对在上海的外国名人,其历史记忆都处于分散状态,相对薄弱。

  三、整合城市集体记忆,弘扬城市精神

  历史名人是城市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上海这方面的资源极其丰富,值得大力挖掘。  

  近代上海,活跃过难以确计的名人。按其影响,可分为世界级、国家级、地区级,按其领域,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除了中共领导人、著名革命烈士、一些向无争议的名人,已有恰当的纪念方式,如孙中山、鲁迅、邹韬奋、黄炎培、马相伯、张元济、陈化成等。还有相当一大批历史名人,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以恰当的方式在城市集体记忆中表达出来。这类人可分为四类:

  一是对上海城市发展影响重大的官员:宫慕久,上海开埠时的道台。李鸿章、盛宣怀、蒋介石、宋氏家族,陈果夫、陈立夫,吴铁城、吴国桢等。

  二是著名士绅、实业家、社会闻人,诸如杨斯盛、叶澄衷、穆藕初、沈缦云、陈光甫、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

  三是著名文化人,诸如王韬、徐寿、吴友如、任伯年、吴昌硕、胡适、张石川、郑正秋、张爱玲。

  四是有影响的外国人,诸如巴富尔、敏体尼、文惠廉、麦都思、雒魏林、傅兰雅、林乐知、美查、沙逊、哈同、汉璧理、福开森等。

  这四类人物,在不同时代、立在不同阶级立场、在不同意识形态语境下,会有不同的评价。在表达集体历史记忆时,可以分别处理。众所周知,储存历史记忆,有多种方式与多种载体,建立纪念堂、纪念碑,载入博物馆、写进教科书,树立塑像,以其名号命名建筑物、道路,编写、出版传记、画册,都是常见的表达方式。对于上述人物,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在城市集体记忆中留有他们的位置。

  对于有些人的评价,无论什么时期(除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基本没有什么根本性分歧,如马相伯、吴友如、任伯年、吴昌硕、杨斯盛、叶澄衷、穆藕初、沈缦云、张石川、郑正秋。对于这类人,只要加强对他们的研究,将他们的历史成就展示出来即可。

  对于有些人物,如李鸿章、盛宣怀、蒋介石、宋氏家族、陈果夫、陈立夫、吴国桢、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以及属于当代史范围的张春桥、马天水、徐景贤、陈阿大等,当今社会评价分歧较大,或评价比较负面,可以通过特殊的表现方式,将其历史保留在城市集体记忆当中。长春在保留溥仪任伪满洲国总统的那段历史时,采用的“警世教育基地”的方式,展示其历史,批判其行为,这可以效法。前些年,电影《色戒》放映后,掀起一股张爱玲热,引起一些非议。上海有关部门处理的方式也比较得当,即对张爱玲在上海的历史遗迹认真保护,对其学术研究提倡百家争鸣,但舆论宣传不炒作,不渲染,分寸感把握得很好。

    储存、强化城市集体记忆,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对于上海外侨,就可以采取特殊的方式,保存对他们的记忆。如果在上海设立一个外侨公园,集中展示外侨在上海的方方面面。人们不仅能够知道赫德、沙逊、哈同、汉璧礼等人的历史,也能知道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创办沪江大学的美国人万应远、柏高德,还能知道仁济医院创办人雒魏林,墨海书馆创办人麦都思,对近代中文排字、印刷贡献很大的美华书馆的姜别利,万国公报创办人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中西女塾(今市三女中)的美国人海淑德,创办同济大学的德国人贝隆。这对于展示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形象会大有益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