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纪念:历史记忆与城市精神(3)

辛亥革命网 2011-11-11 00:00 来源:东方网 作者:熊月之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任何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与评价,任何历史解读,总是受当下人所处时代、环境、价值观念、阶级立场影响,总会印有时代的痕迹,古今中外,概

  张謇认同的是南通与上海,荣宗敬、荣德生认同的是无锡与上海,先施公司、永安公司老板认同的是中山与上海。

  这样的社会结构,这样的人口构成,对上海人集体记忆有很大影响,各地方人会偏重记忆其在沪同籍贯名人,而忽略其他籍贯名人。如果你去问上海无锡人有关近代上海名人的事,他首先想到的多半会是荣家、薛家(薛福成);如果你去问上海宁波人有关近代上海名人的事,他首先想到的多半会是虞洽卿、叶澄衷、刘鸿生。各地移民记忆各地名人,对于上海每一地移民而言,会造成对其他籍贯移民名人记忆的淡薄性;对于上海这个城市整体而言,就造成城市集体记忆的分散性。历史记忆通过学术研究、媒体宣传是可以整合与强化的,但是,如果没有专门机构、专门人群关注这件事,如果没有人关注上海城市集体记忆的整合与强化,那上海城市集体记忆就会处于零散、淡薄的状态。上述陈其美的例子是个典型。陈其美是民国初年的沪军都督,相当于民国时期上海首任市长,其所有重要革命活动几乎都是在上海进行的,但是,上海对他的纪念级别显然不能与湖州相比。

  上海人对外地在沪名人研究不够、重视不够,还有很多表现。还以辛亥革命时期人物为例。辛亥时期,有六个具有全局性影响的英雄人物魂断上海,他们是邹容、陶成章、宋教仁、陈其美、黄兴与谭人凤。六个人中,邹容、宋教仁与黄兴,在上海已经得到应有的重视,邹容墓、宋教仁墓都得到很好的保护,均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对于黄兴有黄兴故居、黄兴路,也很重视。但是对于其他三人,除了前面已经述及的陈其美,对于陶成章、谭人凤二人也重视不够。陶成章、谭人凤均有大功于辛亥革命,都是够得上树纪念碑级别的名人,二人在上海均有重要活动,最后均死在上海,上海理应有对他们的纪念场所或纪念标志,现在都没有。尤其是陶成章,他1902年留学日本,1904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中国教育会活动,同年10月与蔡元培等在上海发起成立光复会,担任联络东南五省会党工作,是光复会最重要领袖。他日后加入同盟会,因与孙中山意见不合,另组光复会总会。1911年在上海,与尹锐志、尹维俊姊妹组织锐进学社,发行女界杂志,筹划上海起义,因形势不利而中止。他此后赴南洋募捐,对革命做出重大贡献。他在武昌起义后回国,在上海、镇江等地号召旧部起义,在上海主持光复会和光复军工作。因为与孙中山同盟会系统的人有矛盾,1912年1月被陈其美派人暗杀于法租界广慈医院内。国民党执政时期,孙中山的同盟会系统是民国意识形态的正统,占主导地位,陶成章的历史功勋得不到公正的评价。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他作为资产阶级人物,自然也难以得到公正的评价。改革开放以后,拨乱反正,浙江的学者对他做了很深入的研究,他的家乡也给以应有的纪念,但是,他的活动地、逝世地上海,还没有在城市集体记忆中,给他以应有的位置。

  由于上海人主体部分来自全国各地,上海本地人也就成为上海人当中很不重要的一部分,这样,对上海本地名人的纪念也不会得到上海人的整体重视。民国时期对李平书的纪念,是上海本地人黄炎培等发起的。最近两年,浦东的方志工作者正在发起对上海本地名人的研究,策划对李平书的纪念,也是在上海本地人的范围里。与李平书相类似,上海人对穆藕初、黄炎培、钮永建的研究,实质上也都处于地方名人范围内,其重视程度也远远不能与长沙对黄兴、南通对张謇、常熟对翁同龢的重视程度相比。

  除了中国人,近代上海居住过数量可观的外国人,最多时超过15万。这些外国人比较复杂,有凶恶的侵略者,贪婪的冒险家,也有虔诚的宗教徒,还有认真的文化人,许多出生或曾经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及其子孙,将上海视为他们的故乡或第二故乡。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本军队关押在上海集中营的外国人,对上海更是念兹在兹,不远万里来寻故地。还有一些人将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奉献在上海这片土地上。其中有些人,对上海人相当友好,为上海城市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比如,英国人傅兰雅,他在上海31年,译书百余种,数量之多,影响之大,无人能比。他办科普杂志,管理科技学校,晚年到美国教授中国文化,努力帮助中国留学生,还倾其积蓄,捐建上海盲童学校。在介绍西学方面,傅兰雅长期与徐寿父子合作,与徐寿并称傅徐,其贡献决不在徐寿之下。前几年,江南造船厂给徐寿塑了铜像,这完全应该。傅兰雅呢,却被冷落一边。厚此而薄彼,实在有失公道。再比如,英国人雷士德在上海,由建筑设计师、土地测量师,而房地产商,惨淡经营,克勤克俭,终成巨富。去世前,将毕生积蓄一千多万两白银全部捐献出来,帮助上海贫病幼弱群体,资助上海的教育、医学、慈善事业。以其捐款建立的雷士德工业职业学校和雷士德工学院,培育了近千名学生,名闻遐迩。傅兰雅、雷士德是外国人,也是上海人,他们是上海城市文化底蕴的一部分,理应在上海城市集体记忆中占有一席位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