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君志与行 芳洁无遗憾(5)

辛亥革命网 2014-12-09 08:38 来源:中华南社学坛2014年特刊 作者:余品绶 查看:

《弔田梓琴》诗从余氏兄弟与田梓琴相识于东京起,缅怀了田梓琴光辉的一生,其中也包含了田梓琴与宋教仁、余诚、余祖言等人共同战斗过的岁月,进一步抒发了深切的哀思。

  万里之外,早于《名誉论》半个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怎么办?》的序言中充满信心地写道:(俄罗斯的新的知识分子们,)“他们善良而坚强,正直而能干,他们开始出现在我们中间还没有多久,可是他们的人数已经不少,并且很快就会变得更多了。如果他们便是公众,我就不需要写作了;如果他们还没有产生,我又不可能写作。但他们还没有成为公众,却已出现于公众当中——因此我还需要写作,也可能写作了。”

  余祖言歌颂田梓琴、田梓琴撰写《名誉论》(以及其他优秀的南社人和“泛南社人”的相关行为举措),其动机和意义应该也是如此。

  名誉与人格,孰轻孰重?孰高孰低?

  田梓琴首先向我们指出:“名誉者,道德之动机也。道德堕落之时代,欲进一般人士以导入道德之途,则名誉之奖励,为收效最大最速之具。故当此之时,苟为名誉教育之鼓吹,亦无不可。然求人生最大之幸福,使国家社会得长久之乐育,则断乎其不可。何也?名誉过重之人,多不求之内而求之外,意志既失,主义无存,不能保其独立不羁之精神必致背夫伦理道德之根本。斯个人思想之自由,被专求名誉之心所束缚而不能自解,为名誉所驱使之流弊,不免为他人无形之奴隶。呜呼!名誉,可不审慎处之哉?”[22]

  既如此,则为“求人生最大之幸福,使国家社会得长久之乐育”,当首求“有人格”,方“可自立”:

  “夫人生幸福之基础,存乎自身,非由外铄我也。人格本能(此本能指道德才力言),属于自身知觉范围之内;毁誉褒贬,属于他人知觉范围之内。属于自身知觉范围者,内也;属于他人知觉范围者,外也。内者为人生直接之关系,外者为人生间接之关系。有人格、有本能,則人生可以自立。譽者、褒者之來,不必喜;毀者、貶者之來,又何必惧!無人格、無本能,則人生不能自立。毀者、貶者之生,固屬必至之事,即令譽者、褒者日至,我亦焉能自立而為人?”[23]

  著者进一步指出,对于那些“毫无人格、毫无本能之人,偶尔得无根之褒誉者,然凡俗之心理善变,非有人格本能之根柢,可以不变者应之,则其毁誉褒贬,终属傥来之物耳!”[24]

  只有树立了“求人生最大之幸福”、“使国家社会得长久之乐育”理想的人,才能自觉地、刻苦地砥砺节操,使自己养成这“人格本能之根柢”,对一切的毁誉褒贬能“以不变者应之”。

  无数事实告诉了我们,“去年之毁我贬我者,今年可誉我褒我;今年之誉我褒我者,明年亦复可以毁我贬我。钓名弋誉之流,终必为社会所唾弃。”[25]

  读到这里,我们立即便联想到了九年以后,《田梓琴与章太炎书》中的一段话:“先生今日之至交,即明日之仇敌;先生今日之仇敌,又即明日之至交。仇之者发于先生,交之者亦发于先生。波澜不老成,读书养气者所宜力戒。”发人深省啊!

  其后的十六年,田梓琴一如既往,身体力行,以“不言之言”继续撰写着人生的名誉论,终於完全彻底、知行合一地成就了《名誉论》这一名篇。

  “大凡大器,必多晚成。譬诸松柏,其生长也缓。一时之名声者,一年性之植物也;虚伪的名声者,湿生雨长之小草也。为‘适合乎’时代而努力,不能不取时代所好之颜色,涂之成彩,转以赠其时代之人,究之花开既易,零落亦先。蟪蛄不知春秋,蜉蝣不知旦暮,其生也骤耳。不然,不阿时代、不屈时代之人,其贡献将以亘百世而溥人类,在其当时,鲜有不坎坷终身者。观之文学史、美术史、哲学史而可知也。”[26]

  这是多么地高瞻远瞩、鞭辟入里啊!

  更是多么地需要我们去除鄙陋之心、身体力行啊!

  而我们的耳边,就再一次地响起了余祖言的吟唱:“缅君志与行,芳洁无遗憾”……

  ——田梓琴先生永垂不朽!

  【注释】:

  [1] 余祖言《余祖言诗文集》,家藏待刊本卷二(原件藏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2] “我昔逰东京”:余祖言於1904年夏考取官费留日(入东京弘文书院师范科),其族弟兼学生仲勉(后更名诚,1884—1910)则变卖家产,自费随余祖言赴日留学。余祖言1910年《哭简斋》组诗之四:“长风吹我向蓬莱,巨浪惊人色似灰。将上横滨齐一笑,蓬蓬虿髪望君来。”回忆了兄弟俩当年赴日的情景。

  [3] “户川”:余祖言自注,“即江户川。黄州会开会多在此川侧。”品绶案,“黄州会”,即留日学生湖北同乡会黄州(分)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