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潮——吕逢樵光复处州府(连载24)(4)
辛亥革命网 2011-06-03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朱文风 查看:
云驹招呼身边的来昌和小梅,快去找绳索,自己三步并作两步,赶到逢樵和赵舒的孵鸡岩下窝棚。逢樵正和二赵及丁熔商量今年的生产和训练,一听嘉益他们出事儿,心里一沉。他想:大寒天,不马上把他们救出来,十分危险。他问云驹,哪儿有绳索?云驹说来昌正在准备。没多久,来昌和剑中各扛了一大捆绳索来了。丁熔和赵卓也要去,逢樵说:“我和元熙去就行了。人多,容易出险!”逢樵、赵舒、云驹、剑中、火龙、来昌一行六人,在小海带领下,出发往南山走去。
小海一边走,一边泪水涟涟。云驹说:“别哭,嘉益他们三个人在一起,准能扛住!”逢樵也说:“一个战士,碰到情况,必须冷静。光哭,就乱了心绪!”小海擦掉了泪水,说:“双喜他们两人和吕队长不是掉进同一个地方,我只听见吕队长喊叫,不知道双喜他们怎么样了。”赵舒说:“快,咱们得抢时间!”
来到冰窟窿边缘,大家一看,吓得脸都黄了。那大冰窖白皑皑的,不知道有多少深。逢樵在上边喊了声:“慎唐——”下边没有回音。云驹在身上系了绳索,让来昌他们攥着,摸到边缘,才看见嘉益他们三人抱成一团。他喊了一声:“嘉益、双喜!”下边的人这才听到有人,忙回答:“我们三个人在一起了,有绳子吗?”
云驹细心,在绳子的一端系上一瓶烧酒,渐渐往下放。嘉益三人见到绳子,忍不住欢呼了起来。他们虽然掉进两个冰窟窿里,还好冰层相隔不厚,他们从两头掘进,没半个钟头,冰洞就打通了。开始,他们想另寻出路通道。通道是有,但都被厚雪封冻。除非像老鼠般打洞出去,但何方是出口,却很难断定。于是他们只好蹦跳着,拥抱着取暖。他们喝了吊下来的烧酒,身子暖和多了。嘉益喊着,让大家离得远一点儿,以免雪壁蹋陷。嘉益先叫大郎攀着绳索往上爬。全靠嘉益平日带领战士爬竹竿,练就了一手攀爬的本领,大郎爬到上边的口子,嘉益在下边一声喊:“云驹,往上拉!”终于,大郎第一个被拖出了冰窟。接着是双喜。两人一拖上去,就被来昌和火龙等人紧紧用大棉衣包住。他们笑着,冰水与泪水一齐往下流。嘉益比两人壮实,但到底挨冻过久,手脚发硬,他咬着牙,一下一下往上爬。绳索沾了冰雪,滑溜溜的,爬一截,溜一截,后来一个不小心,他一下又溜回到冰窟窿深处。大家见嘉益半天爬不上,心里着急。云驹拴了绳子,再次到边缘上看,见嘉益正往身上系绳子,就喊:“慎堂,把绳子系紧,我们拉你上来!”大家用力拉,嘉益身子重,绳索擦在冰棱上,冰花闪闪四溅。最后,嘉益终于也被救上来,这个硬汉子也涌出了热泪。他说:“小海呢?还好小海迟一步,有个人回去报告!”
小海怀揣一瓶烧酒,递到了嘉益的面前。嘉益喝了几口酒,身上暖和起来。他抡胳膊伸腿,活动了几下,觉得没事儿了,准备回窝棚。他见大郎和双喜都不大要紧,才说:“本想掏几支笋,让大家改善一下生活,谁料反而惹了麻烦,唉——”
这时候,丁熔和赵卓也迎了过来,见大家都安全返回,才放下心。丁熔说:“这叫‘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还好嘉益他们命大!”赵卓说:“这件事情倒给咱们一个启发。”逢樵问:“什么启发?”赵卓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能战胜一切困难。”
转眼新春已过。一天,大松从横塘岸带来两封信,交给二赵。一封是上海来的,一封从安徽来。上海的信是竺绍康寄来的,约赵卓去沪议事。安徽的信却是苗秀山、熊成基的约函,要赵舒赴皖共图安庆大事。二赵和逢樵商量,逢樵说:“既然有要事,自然应该去。咱们蹲在山窝窝离也好久了,不知道外边的天地有什么变化。你们去了以后,给山里来个信儿,下一步的对策,你们根据外边的形势,分析一下,提出个意见来。”
逢樵叫来昌和云驹送二赵出山,顺便探听一下壶镇的消息。四人经过横塘岸村庄,顺着去岱石大路走。经过周升塘村口,来昌遇见一个要饭的花子,跟他们擦肩而过,往横塘岸村踱去。来昌过了一会儿才觉得,这个要饭的似乎在哪儿见过,可一时又想不起。他们把二赵送出岱石村,再前去就是壶镇去县城的大路,一路上没什么可疑的情况,二赵叫他俩别送。来昌、云驹和二赵道别,回岱石村,在一个亲戚处喝了碗热茶,就往十五岭方向转去。爬上十五岭,两人想在岭头凉亭歇一下,刚巧周守邦家的长年应唐武从家中回来,也在凉亭内歇气。唐武一见来昌,忙把手一招说:“正想找你,有件事跟你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