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潮——吕逢樵光复处州府(连载23)(4)
辛亥革命网 2011-06-0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朱文风 查看:
出山到底比进山容易,才一个多时辰,来昌已经到了横塘岸村。横塘岸村,村前山峰奇伟,村后山岗高耸,来昌估摸着已经是辰时了,村里还是静悄悄儿的,岚雾掩映中,只有少数几个人踩着薄霜,荷着畚箕锄头拾粪。走近了,来昌才发现一位拉下帽沿的人,正是周守邦。他吃了一惊,问:“周先生,你亲自拾粪?”守邦见是来昌,自然高兴,说:“种田人,粪土是黄金,我不过起得早些,出来转转,动动筋骨,我正记挂着,想进山去给你们送点儿东西!瞧,你这半身都被露水打湿了,去,到我家换一套吧。”来昌说衣裳裤子,过一会儿自然会吹干的。他说明了来意,想叫一个人一起去。守邦满口答应:“那好,我叫唐武推辆车子去,铁器笨重,放车上又不惹眼。”
唐武是守邦家的长工,三十多年纪,下施村人,身个子长得壮实。来昌和他沿着大路,边走边谈,没多久,就给来昌留下了为人扎实的印象。唐武知道来昌也是个实心实意的庄稼人,为了革命,抛下家小藏身深山,对他也十分敬佩。他问来昌:“大崖背你去过没有?”来昌说以前去过,好多年没去了。唐武又问:“大崖背上关过两个哨长的事儿你知道吗?”来昌说,知道,怎么,你还晓得什么新鲜事?唐武眨了眨眼睛,点头笑了笑。来昌见唐武的神态,忙追问:“有什么事儿,你快告诉我!”唐武说:“这事儿只有我一个人瞧见,我连周先生也没敢跟他说呢!”
原来周守邦家在大崖背附近有十多亩山地,有的栽了大栗,有的种了玉米。每年夏秋,唐武总要在山上守候一些日子。大栗要防人采,玉米怕野猪拱。尽管他在山涧上安了个流水敲竹梆的机关,每隔一会儿,就会发出一阵清亮的竹梆声惊吓野兽,可还得要他经常上山守护。有时风大雨猛,天黑路滑,他还要在佛殿后面的铺板上住一宿。那天夜里,突然下了场暴雨,等他收了竹梆躲进殿里,衣裳已经湿透。他脱下衣裳绞干了水,就着守殿老人的火塘,边烘烤干冷的玉米饼,边烘烤湿衣服。忽然那老人用嘶哑的声音对他说:“那房内押了两位官爷们,他们自己走了,倒叫我守看,唉,我怎么守啊!”唐武想了想,悄悄儿溜过去看了看,见里边两个人正眯盹着,就退了回来,说:“以我看,反正门锁着,你每天给他们点儿吃的,也用不着守,到时候他们会来带走的。”半夜时分,唐武被冻醒,冷飕飕的风从矮矮的围墙直灌进来。唐武忽然听到一个什么声音,像摇树桩子。怎么会有这奇怪的声音呢?他披了件衣裳,蹑手蹑脚走过去,呀,原来两位哨长正在使劲攀摇后壁的木格窗子。随着“吉吉谷谷”的声音,泥墙上的块块泥巴在不断剥落。门外呢,那位守殿人俯在门外,求他们别逃,自己担当不起。那位瘦棱棱的骆哨长,恼火地在门边吼叫:“我们逃跟你无关,你再胡缠,我用石头砸死你!”后来,看看威胁无用,骆哨长又用好语哄劝:“你别嚷嚷,我们出去,带你去干差使,净挣钱呢!”这一句话倒灵验,他一听忙问:“可真?干啥差使?”那哨长说:“你能干什么就干什么。”结果,到后半夜,那木窗格变成一个大窟窿,两位哨长果然逃跑了。我怕他们身上带着暗器,一直伏着不敢吱声。第二天一早,我想叫守殿人捎带帮我熬些粥,没想到他已经卷了自己的铺盖,也走了。我想,这人看上去不死不活,难道真会跟去干差使?所以咱们到了壶镇,不防暗中溜到县官堂边看看。
来昌本来已经从逢樵那儿得知,对两位哨长采取的是擒而复纵的策略,知道两位哨长逃脱是计划中事,可是这位守殿老人果真不回来了吗?这一点,倒要查查清楚。来到壶镇,两人把独轮车停在市场旁边,向找一家铁匠铺子,先看了看弯刀、锄头。今天正是集市,街上人头济济。两人挤到王记铁匠铺前面,已经是中午时分。来昌让唐武帮助挑选弯刀、锄头,自己却闪进内室,跟铁匠王师傅悄悄儿密谈。来昌问:“近来,县官堂那边去转过么?”王师傅说:“转过。奇怪,近来都没什么响动。”来昌又问:“你瞧见过两位哨长?”王师傅讲:“两天前才看到,从街上走过,灰溜溜的,不像过去威风,大概是被砸断了脊梁骨啦!”来昌笑笑:“能保住狗命,算他们造化了。”
买好弯刀、山锄,来昌装上车,推到一处天井放着,却又买了一担木柴,叫唐武挑到县官堂去卖,探探那守殿老头儿是否也在里边。唐武去了,因价钱便宜,清兵很快买了他的木柴。唐武在伙房内,没发现那守殿老头儿。来昌对唐武说:“估摸那老头儿躲到什么地方去了。”他叫唐武先把东西用车推回,先放横塘岸,以后再叫人来拿。自己趁天色昏暗,往逢樵、赵舒、赵卓等人家中转了一圈儿,报了个平安讯。经过赵舒家,来昌看见了正在纳鞋底的和珍。来昌跟和珍年纪相差不多,但向来十分敬佩她。他说:“和珍姐,近来不忙吧!”他清楚,自从育英女校停办,她一直赋闲在家。和珍没停下手中的活计,说:“忙个啥?学校散了,又没其他事,不像你们在山里,干得热腾腾!”来昌怕她想去,故意说:“还热腾?天寒地冻的,辛苦着呢!”和珍听了眼睛一亮,停了手中的针线活儿,问:“辛苦?那我也去试试?”来昌说,真的不骗你,无论吃、穿、住都没在家方便,你千万不能去。和珍说:“家中的生活太单调了,如果真如你所说那样,那我非去不可了!老逢工作忙,正需我给他帮着点儿,你说呢?”来昌知道和珍办事扎实,有才干,从心眼儿里喜欢她进山,但又觉得她一个女人,不如小梅有云驹照看,总显得不方便,就又劝她:“珍姐,你还是别去吧,山里生活你不习惯的。”和珍见来昌不干脆,于是说:“我本想跟你一起去的,你不愿意,那好,你先走,明天我自己一个人进山。山中总不会有老虎吃了我!”来昌见劝不听,只好说明天一早一起去横塘岸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