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隐笔下的秋瑾之死

辛亥革命网 2011-10-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云枫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秋瑾壮烈就义后至今,以此题材创作出很多文艺作品,光电影就有七八部之多,传记、小说、散文、诗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最精华者要数庐隐的

  今天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为纪念这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重要意义的日子,撰写此文发表,以达纪念之意。

        一.

  1907年7月15日晨四点一个血色的黎明,古城绍兴轩亭口火光冲天恐怖肃然,清绍兴知府衙门的大批军警戒备森严,几个清兵押进来一个遍体鳞伤的年轻女囚,她面部表情冷峻平静,举目四瞩,昂首挺立在刑场中央,她就是后来被赞颂称为鉴湖女侠的辛亥革命志士秋瑾。

  当行刑官厉言问她临死前有何话要说时,她要来纸笔,愤然写下七个大字: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壮烈就义后至今,以此题材创作出很多文艺作品,光电影就有七八部之多,传记、小说、散文、诗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最精华者要数庐隐的短篇小说《秋风秋雨愁煞人》和鲁迅的《药》了。本文主要论述《秋风秋雨愁煞人》。

  庐隐(1899~1934),30年代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原名黄淑仪,学名黄英,笔名庐隐,福州闽侯县南屿乡人。不幸死于难产。

  卢隐曾在安庆留下过生活的痕迹,在安庆一所女子中学教过书。

  庐隐是中国早期的现代文学史上与冰心、石评梅齐名的文坛大才女,参与由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为人生”、“为社会”的文学研究会活动,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中国最早塑造系列女性形象的作家。茅盾评论她说:“五四’时期的女作家,能够注目于革命和社会题材的不能不推庐隐第一人。”庐隐短暂的一生,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辉。

  庐隐是一位感伤的悲观主义者。除了早期若干篇作品外,作品都没有摆脱悲哀的色调。她追求人生的意义,但看不到人生的前途,觉得人生“比作梦还要不可捉摸”,她在悲哀的海里,几乎苦苦挣扎了一生。她,或她作品里的主人,常常被悲哀所困扰,不得解脱,把悲哀看作是伟大的圣者。《秋风秋雨愁煞人》及主人公秋瑾就是最能体现她的创作特点,凝结着她思想结晶的作品。

  庐隐的同学好友苏雪林评论说庐隐的作品,“总是充满了悲哀,苦闷,愤世,嫉邪,视世间事无一当意,世间人无一惬心”。在《关于庐隐的回忆》一文中说:“在庐隐的作品中尤其是《象牙戒指》,我们可以看出她矛盾的性格。……庐隐的苦闷,现代有几个人不曾感觉到?经验过?但别人讳莫如深,唯恐人知,庐隐却很坦白地自加暴露,又能从世俗非笑中毅然决然找寻她苦闷的出路。这就是她的天真可爱和过人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