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鼎评传(7)

辛亥革命网 2011-10-0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许进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时期民国早年,有一位令人瞩目的历史人物,他就是政坛名盛一时的陈家鼎。 ,陈家鼎评传,

  最有趣的是陈家鼎以诗文择婿的故事。陈无子,对爱女韵篁视若掌上明珠。为择一佳婿,1922年、1923年,陈分别柬邀北京著名大学一些中文系学生聚餐,分韵赋诗,但往往不能中意。有些学生当场不能交卷,带回去约期寄回,却总是空。久而久之,这些白吃者也不敢再登门。陈氏后访得同乡邻邑清末隐居京都的翰林名士有独生公子许君武在大学外文系,邀约相见。面试发现国学极有根底,又通晓外文,以为难得,常相往来。1924年甲子正月初七,立春。陈在家中吟咏,成七律一先韵,腹联押有“千”字,正沉吟间,许在案侧脱口吟出“立春元日符才七,名世中兴起半千”,陈大为惊叹。一天傍晚,陈挈爱女韵篁邀许同往宣武门南崇效寺饮茶,以前人诗句“诗清都为饮茶多”一句中之平声字分韵,各人即席成绝句。陈分得“茶”字,首先成诗:“黄尘如雨扑京华,灯火城南十万家,惜取忙中闲岁月,寻诗来试上林茶。”韵篁分得“诗”字,立即成诗:“宣南城畔今宵月,半入秋怀半入诗;一片晚凉浑不觉,白云深处立多时。”(韵篁时年仅17岁)许分得“清”字,沈吟有顷,韵篁耳语催促,许急就挥笔成诗:“又来古寺听钟声,静看浮云扫太清;笑与老僧谈旧事,如来金粟傥前生。”陈家鼎大为赞赏,遂许婚事。这年双十节,在中央公园“来今雨轩”行订婚礼,由老友景耀月证婚。1925年2月,陈在广州爱群大酒店为爱女举行盛大婚礼,由胡汉民证婚。两年后,陈即收韵篁所育次子承嗣,为兼祧孙。

  护法失败后,陈家鼎深愤党人不求进,国事不可为。孙中山逝后,他伤惋之余,决心不问政事,退隐深居,养息肺疾,整理著述。著有政治专著数卷,诗四卷,文六卷,均未及出版。已辑印之《百尺楼诗集》、《半僧斋诗文集》(陈又名陈曾,故自号“半僧”),后亦散佚。

  陈家鼎晚年退隐,又移情书画,未从师学,自成一格。其书法刚劲突0,棱角分明,一如其人。其绘画工笔兼写意,挥洒自如。绘画作品甚少,多系自娱而未见赠人。流传至今者仅见“春兰”、“秋菊”、“夏荷”、“冬梅”四卷条幅。于1989年在江西武宁发现。其中“夏荷、”“冬梅”两幅已毁于“文革”初期,仅存的“春兰”、“秋菊”两幅尚完好。“春兰”上题字“其人如玉”,系引自诗经。另书一行小字“仿青藤法,半僧作于苕溪”,表明学明代徐渭水墨写意画法。“作于苕溪”,其下且有篆书印章“小梅道人”。是作者曾游太湖溯源苕溪,两溪合流入湖口处有“小梅”之名,钟情于斯,作画时寄兴而书。另一幅“秋菊”,右边题两句诗:“餐尽风霜成冶质,养从萧瑟返红颜。”题款书:“曾见李复堂画册中有此本,略师其意,半僧。”印章为篆书“半僧”。李复堂即清代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李膳。这些字画都体现陈家鼎特立独立、忠贞坚毅的品格。

  1928年1月8日(丁卯腊月十六日),陈家鼎在北京书斋因煤气中毒猝逝,享年仅52岁。其友人张继、于右任、胡汉民、戴传贤、吴敬恒、商震等为其卜葬于北京西山四王府。其夫人李国基1946年病逝于故乡湖南宁乡。其独生女韵篁暨婿许君武氏均于1949年春去台湾,先后于1985年、1988年逝于台北。其兼祧孙并诸外孙现仍在大陆。

  兼祧孙许进(许诒光)恭述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