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鼎评传(6)
辛亥革命网 2011-10-0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许进 查看:
血雨腥风几断魂,八年前事怕重论,
不堪再过高升巷,宿草斜阳独闭门!
(《南社诗集》第四册367页)
陈家鼎提倡风雅。1921年4月辛酉上已,他邀集朝野名流三百余人在北京中央公园举行修禊盛会,咏觞终日。其年仅15岁的爱女韵篁(日生)即席书魏碑大字“风雅中兴”横幅张挂于两古柏之间,有人诗志其事:“十五闺中女,能书一座称。壶觞开上已,风雅记中兴。”这样数百年罕见的大型文化活动,当时京报均有记载。
陈家鼎喜与海内外名流诗人同游名胜,寓情山水。他还和当时著名的八指头陀诗僧寄禅(黄读山)等高僧结方外缘,吟咏唱和,志趣旷达。民国元年秋,八指头陀偕永光、道阶两位和尚拜访陈家鼎并赠诗,陈即以原韵酬答:“大地沧桑甚,诗僧亦老苍,重逢八指日,回首十余霜。我句惭无已,君朋有永光。无餐供活佛,留与饮寒汤。”
(《南社诗集》第四册370页)
陈家鼎有壮心忧国的诗,也有温婉艳丽的诗。前者如在北京协和医院养病(陈患肺病)时和好友林颂亭(即林述庆,福建人,辛亥革命时江苏起义名将,曾任镇江都督,后被袁世凯害死,追赠陆军上将)为北疆沙俄侵衅而忧愤所作之联句诗:“体格好何用?头颅在亦羞(林),英雄无战马,沧海有闲鸥(陈)。边塞风云急,乾坤汗漫游(林);如何霍去病,不系郅支酋(陈)!”(《南社诗集》第四册270页)。而后者则多见于与当时擅诗文的名姬张红玉、沈素珍等酬唱诗。如:“野鹤闲鸥孰主宾?寥天宽阔自由神。竹枝妙舌张红玉,杨柳轻腰沈素珍。此会宛如前世梦,再来应是隔年春。无端百尺楼头酒,不宴公卿宴美人。”(《南社丛谈》431页)又如“一夜西风瘦不支,沈娘门外柳如丝。杨花江浦无人管,芳草天涯有梦思。桃叶桃根俱是恨,青山青史总成痴。楚腰掌上轻如许,凄绝人间杜牧之。”“自从几月病維摩,天女殷勤访问多。宝马香车寻北牖,药炉经卷侍东坡。开尊座上无凡客,问字门前有素娥。一样腰肢清欲死,沈娘瘦比沈郎多。”等。(《南社诗集》第四册368、369页)
虽然诗有绝句,但陈家鼎为人作风却极谨肃,自律很严。尽管夫人李氏系家中聘娶的缠足妇女,不识字,又无子嗣,但陈家鼎始终尊重她,坚拒当时盛行的纳妾之风。李夫人对陈长期在外奔走革命,从无怨言,操持贫困之家,孝亲抚幼,极尽劬劳,陈深感念。他一贯重视女权,与民初著名的女界领袖唐群英颇多交往。唐有《归舟遇陈汉元有赠》诗:“百战归来剩此身,同舟犹话劫余生,老陈不是寻常客,曾率诸侯讨暴秦。”两人还有联句诗,其中陈有“不堪九死逋亡客,犹得生还话旧游”之句。(《南社丛谈》2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