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先驱许行彬(4)

辛亥革命网 2011-09-0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建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今年9月是孙中山先生的好朋友、中国同盟会的资深会员、近代新闻事业的先驱者许行彬先生诞生137周年。先人已逝,然而在他的家乡浙江省海宁

  许行彬出生于海宁周王庙的一户富贵人家,生性聪颖,博闻强记,光绪17年也就是1891年中得秀才后不久,他到当时的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就学,每年暑假和寒假都要到与老家海宁市周王庙镇相隔十里之距的长安镇叔叔家住上一阵子。

  他的叔叔在长安镇的热闹地段虹桥桥堍下开了一家茂盛米行,隔壁是一家点心店。这点心店老板40多岁姓蒋,初通相术。他见许行彬天庭饱满,耳廊宽大,料定此人是有福之人,日后必定飞黄腾达,于是许行彬每次走进他的小店,他总要热情地拿出点心请客,并且分文不收。他的店里所产的一种塌饼糕很受许行彬喜爱。这种点心虽然外表黑古隆冬,但是吃在口里却满嘴清香,甜糯适宜,实为小镇不可多得的特色美点。许行彬每次吃过,总要对塌饼糕赞美几句,这使蒋老板喜不自禁:“行彬小弟,你以后发达了,可不要忘了这塌饼糕啊!”

  许行彬这时总会文谄谄地来上几句诸如:苟富贵,不相忘之类,让蒋老板听了满心欢喜。

  从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后,立志推翻满清皇朝统治,甘愿献身社会改革的许行彬秘密加入了同盟会,并成为孙中山先生的幕僚。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许行彬坚辞孙中山先生提出留京同事的美意,回省城杭州继续从事新闻出版,倡导民权,抨击军阀官僚,深得民众好评,并成为浙江省参议员,名声大振。至此海宁市长安镇虹桥堍边的蒋老板依然在经营小本生意,只是门庭冷清,少有顾客问津。获悉当年自己看好的许行彬如今果然成了非同凡响的人物,蒋老板就在收市后对家人说出了想请许行彬题一块金字招牌,以壮门面的想法。这理所当然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于是蒋老板就忙里抽空,专程来到杭州。

  老友相见,分外高兴,许行彬对蒋老板相当客气,他专门安排时间陪蒋老板游西湖、上楼外楼、逛灵隐寺,当问及塌饼糕的经营状况如何时,蒋老板只是苦笑着脸,说生意清淡,想请许老弟题匾扬名。许行彬为人向来豪爽大度,当即一口答应。那么题那几字好呢?塌饼糕如此粗俗的叫法自然是不上台面的,于是经过一番推敲,他就决定用“嘉湖细点”这四个字为蒋老板题写招牌。

  许行彬的书法功力颇为深奥,深得两王之神韵而又兼带张黑女碑的险峻,诚为一代大家的上乘之作。蒋老板托人做好黑底描金的招牌后,满心欢喜地在店堂门口挂出了“嘉湖细点”的金字招牌。一时间,名人的题字的确为小店带来了不小的效应,人们在驻足欣赏的同时,总忘不了要买上几个塌饼糕。

  可是只过了不长的时间,小店又冷冷清清,少有人停下来买饼了。蒋老板为此愁肠百结,弄不懂到底是啥原因。为此他专门找到镇上研究《周易》的大师杭辛斋,请求指点迷津。杭辛斋一针见血,指出个中原委:你当初挂匾的时候,许行彬正逢好运,蒸蒸日上;如今他运交华盖,正在杭州的监狱里受罪,人家自然要避之不及了。

  原来许行彬办报一贯坚持“议扬持正,弹劾巨僚,以伸民权”的宗旨,他在报纸上对袁世凯、孙传芳、张静江等军阀暴行,多次作了辛辣的抨击,由此触怒了这些不可一世的权贯,1913年10月5日是,浙江都督朱瑞下令宪兵司令部逮捕许行彬,并削去他的省参议员一职。

  “想不到许行彬会有牢狱之灾,我们也得避避晦气”。蒋老板大所失望,一番长吁短叹后,赶紧摘下匾牌,扔进柴房,以备日后作柴火之用。

  可是只过了短短的几天时间,许行彬就神采奕奕地出现在蒋老板的店堂里,原来在浙江民众的强烈声讨声中,在多位乡贤同学的周旋下,许行彬终于狱中脱险,重获自由。

  许行彬来到长安镇虹桥边的店心店,一看“嘉湖细点”的招牌早已不复存在,心中已经晓得了一个大概。他走进店堂径直朝柴房走去,见蒋老板手拿一把斧头,运足通身之力,正要朝匾牌砍去,许行彬一个急步上前,掏出一块银元,不亢不卑地对蒋老板说:“小弟的字写得不好,我想把这几个字赎回去。”

  许行彬拿着这块匾牌,几步登上虹桥顶部,对着桥栏板上一组造型精美的仙人浮雕发誓:“商人重利轻义,行彬发誓余生不再题匾写牌,如有违此誓,愿天打五雷轰。”说罢就将手中的“嘉精细点”匾牌朝桥护栏狠狠砸去,一时间呈四分五裂状,纷纷散入桥下,随涓涓流水而去。

  蒋老板的点心生意比原先更差了,因为镇上的人通过许行彬怒砸匾牌一事,都知道姓蒋的是一个势利小人,大家都不愿与之接触,无柰之下,蒋老板只能关店收场。之后,许行彬又因为在报纸上揭露当局的种种丑闻而再度入狱,其中有一次还险些丧命,但是他在公众心目中的威望却与日俱增。

  许行彬为人大度,对于上门求字者,大都能予以满足,只是对于能些想借自己的名望吸引顾客的商号店牌题字,严格遵循自己当年在虹桥上的誓言,或坚决推辞,或婉言谢绝。至1953年5月许行彬79岁病逝,这位当代中国报业的先驱,尽管忙于应酬各路求字的朋友,笔耕不缀,但是他始终没有在大小店铺的招牌上留下过一点笔墨。

  四

  卫退园,俗称许行彬花园,是海宁的一处名胜,管元耀曾在《海昌胜迹志》卷二中,对此作了浓墨重彩的描述。只可惜这座江南名园在解放后逐渐荒芜乃至消失,说来实在令人痛惜。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