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任青岛市长马福祥(7)

辛亥革命网 2012-01-0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马福祥(1876—1936),字云亭,回族,世居临夏县韩集镇阳洼山,为马千龄四子。马福祥6岁人清真寺诵经,8岁人私塾读“四书”、“左氏春秋”

  1932年5月,马鸿逵因督战不力,引起蒋介石不满,示意刘峙重兵包围马鸿逵总部驻地信阳。马福祥得报,救子心切,抱病赴汉口面见蒋介石说情。身染时疾,旧病复发,马鸿逵闻讯急赴汉口探视,遵医嘱转北平协和医院治疗。车至北平南郊琉璃河,忽然痰喘交加,8月19日不治。在北平协和医院去世,终年56岁。20日葬于北平(今北京市)阜成门外三里河坟地。治丧时,蒋介石发来《祭马云亭先生文》,戴季陶发来《挽马云亭先生诗》,军政要员、社会各界和全国各地穆斯林群众纷纷以各种方式致哀。称“马公云亭是吾教先进”、“马公云亭是边陲的关心者”、“追悼马公云亭要努力和倭奴奋斗”

  马福祥著的《积善堂训诫子侄诸孙书稿》一书是他训诫子弟用小楷的亲笔书法作品,共计89页,近7000字。民国二十一年七月由鸿宾斋书局印刷,上海西藏路大庆里的明德书室出版,总发行所为中国书店、文明书局,分发行所为鸿宾斋书局、三民书店。内容多系述说家史、教育子孙进行道德修养、安身之命、继承祖业、发展家业的种种训诫和要求,应该是研究马福祥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甘肃回族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我家先世以力农经商为业,以故衣食饶裕,子弟厚重,崇本抑末,勤勤恳恳。逮吾父之身,遭时变故,不忍坐视,于是协助当局,安内御外,于枪林弹雨之中,作济困扶危之事。军务定后,功成不居,退而耕田,间或入番贸易,以绵世业,教余兄弟等。愿者负耒耜,健者习弓矢,慧者读诗书,故得次第成名,藉遂显扬凡曾祖父兄之嘉言懿行,备载于传状碑志勒诸家乘,愿我子孙,读而志之,身体而力行之,世世勿忘,以光先德。惟是我家之昌,基之者吾父,大之者仲兄,成之者则余之力居多焉。当仲兄以科第起家,值光绪乙未之变,挈余从戎,为吾家发轫之始。洎庚子联军入都,仲兄以忠烈成名。兄弟子侄,同殉者多系吾家才俊,部队死事百数十人,亦多系吾宗健者。国难家忧,相逼而来,为吾家泄气之时。余以少年丁此危难,入则衔哀,出则拊众,上而宿卫,下而寅恭,百事集陈,五官并用,驯至由困而亨,由塞而通,三十年中,仕日益显,而专阃,而封疆。觉所成就,较萧襄恪公尚为过之,果何道以致此哉?不过尊德乐道,崇实黜华,惟日孳孳,期无忝于承先启后之责而已。特是保泰持盈,兹事体大,析薪负荷,古人所难,爰就人人所能行,家家所必不可废者,约举八事,逐条详说,订为家规,胪列于后,愿吾子孙世世守之。

  一守家风传家之道,惟耕与读最为长久,其次商贾工作,但能兢兢业业,各勤其事,亦可绵至三世五世。至于仕宦一途,果能佐成文治武功,未尝不炫赫于一时,昭垂于万世,然必其人福德俱备,为守兼优,而后上可以光先人,下可以庇后嗣,否则始勤终怠,功败垂成。或父贤子愚,极盛难继,以栾书之小心,阅三传而灭族;以秦皇之神武,不二世而覆宗。转不若耕读人家,知稼穑之艰难,领诗书之滋味,继承弗替,永享其成。善乎,曾文正公国藩述其祖星冈公之言曰:宽一虽点翰林,我家终不靠他吃饭。又曰:吾子孙虽至大官,家中不可废农圃旧业,诚居家者之龟鉴也。士食旧德,农服先畴,恪守家风,愿共勉之。

  一勤学问学问之道,所以求放心明道理,必使习之于身者,见之于事,非徒读书作文,欺世盗名而已也。故朱子曰:读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孔子之诏弟子也,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为要务,而学文则付诸余力。子夏善体此意,乃必以贤亲君友,各尽其道者谓之学。然学,非问不明,问非学不精。大家子弟,往往自是,不肯下人,遂至一无所成。故孔子又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者谓之文也,今为汝辈粗言之。农家以勤四体,分五谷,物土之宜,顺天之时为学问;儒家以明人伦,察庶物,处则传道,出则保民为学问;兵家以定国难,捍民患,奇不害正,变不失常为学问;医家以通阴阳,辩脉络,功不期速,方不求奇为学问;工商以制器具,通货财,交易各当,利益不失为学问。其他职业,莫不如是,阅书而得古人之秘诀;应世而合当世之风尚;交友而赖他人之改错;用人而资群众之心思,君子能自得师,圣人学于万物,学问之道,思过半矣。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