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任青岛市长马福祥(3)
辛亥革命网 2012-01-0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马福祥(1876—1936),字云亭,回族,世居临夏县韩集镇阳洼山,为马千龄四子。马福祥6岁人清真寺诵经,8岁人私塾读“四书”、“左氏春秋”
书中还记有《蒙古会议开幕词》,《开发蒙藏与西北国防论》,论中提及修建至西藏铁道说,看出其深邃的战略眼光。
马福祥(1876—1936),字云亭,回族,世居临夏县韩集镇阳洼山,为马千龄四子。马福祥6岁人清真寺诵经,8岁人私塾读“四书”、“左氏春秋”。清光绪十四年(1888),13岁的马福祥随兄马福禄到河州观看陕甘总督杨昌浚阅兵,回家后遂生习武从戎之心,乃随马福禄演习刀枪弓马,三年不废。光绪十六年(1890)完婚,娶双城乡绅女载德为妻,翌年与三兄马福寿一同参加武举考试。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月初八,循化撒拉、回、东乡、保安族等群众近万人在韩奴勒(撒拉族)率领下起义,清廷飞檄甘肃各地,准回族绅士招兵买马,“练士勇以资防卫”。马福祥与兄马福禄招募士勇200名,称“安宁军”,分步骑两营, 马福禄任督带兼步兵管带,马福祥为骑兵管带,归河州镇总兵汤彦和节制。五月初五,河州循化义军猛攻河湟要隘积石关,马福祥兄弟率队往援,解其围。七月二十八日汤彦和军溃于双城堡,汤仅以身免,马福祥兄弟率残部拼死保护汤彦和窜逃甘南绕道进省城,得总督杨昌浚嘉许。起义军以马福祥兄弟“助官军”,烧其“阳洼山住宅,以及亲族庐舍荡然无存”。光绪二十一年(1895)河湟、海固起义渐成燎原之势,清廷急调新疆喀什噶尔提督董福祥督办甘肃军务,马福祥兄弟率队配合,与马采哥战于河州城(今临夏)外围,手刃马采哥,河州围解,董福祥赞其兄弟“真良将也”。授马福禄记名总兵职,并将“安宁军”编人简练军。光绪二十二年(1896)马福祥 赴省参加武举考试,以乡试第二名考中武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