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鸿烈与崂山的开发(4)

辛亥革命网 2011-12-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沈鸿烈最初投在张之洞的麾下,在黎元洪新军所部,担任军队下级文职官员,初任营文案处帮办,兼军干讲习所讲师。后来由于沈鸿烈在海军任

  尝谓,游山与国民之修养有大关系。习于攀岩涉水、冒雨凌风,则体格日臻健康、而胆气自壮;习于云光离合、景物雄奇,则思想日臻美化而心境自超;登山须赖自力,故足以养成独立自尊之心;登山并须结伴,故足以养成爱群合作之习。至于,藉游览以广个人之见闻,藉旅资以增地方之财富,又其余事也;故近代民族莫不奖励登山。彼习居平原者,欲求一登高处所,恢宏眼界而不可得;甚且不惜巨资筑为层楼高塔,以相号召。今有名山而不事登临,有胜景而不知领略,岂不负此自然之嘉惠耶?年来青市奖励游山,不遗余力。

  对于崂山部分,借箸代筹,培植林木,以增自然之美;保存古迹,以著历史之光;修治道路整饬馆舍,以供旅宿之便。顾来者犹以道路崎岖,时间仓促不获深入偏游,引为憾事。得其偏而失其全,睹其表而遗其里,使山灵与游旅交臂相失,必非来者之初心也。今后方将推而广之,增其所未能,发潜探险以见人力所至、无所不达,是则斯游之微意也夫!

  二.环游之路程

  此行出发之先,预拟一行程次序。按其距离远近,行程难易,预为假定,照此进行。嗣以每日兼程并进,按照原拟程序,时间尚获有余。故每日辄于预定程序之外,就程途之便益,增益一二。兹述七日行程经过如下:

  1、十月廿六日,是为环游之第一日。早七点,自市府集合出发,乘汽车循李塔路向北行,八点抵月子口;换乘山轿,沿白沙河东行半里许,访普同塔遗址,是明末自华上人之塔墓也。原有莲台寺,久废,仅存此塔。塔分五级,建筑质朴,惜西北一角已颓其址,尚待修补,以存古迹。往年,有匪人匿迹其间,警察为预防计,累石堵门,冀销萌于未然。塔门原镌“普同塔”三字,前属员司,已为拓取。但塔中旧碑碣,是否犹存,尚待考耳。

  由莲台下小冈,乃循毕塔路东行约半里,有渡口架石为梁。渡河而北,经华阴之西,向西北行约一里余,抵凤凰峰之南麓,访慧炬院之遗址。相传,寺建于隋开皇中,今久废,旧碑无存,仅余乾隆中叶重修短碣,语焉不详。旧殿何年倒坏?亦不可考,仅余石柱十余,枯立蓬蒿中,上镌施主姓名,殆明代遗物欤?茅屋三椽,或云清同治中修。昔有杨姓夫妇居此五十余年。据云,自彼之来,既未见有僧。明李太后所颁海印寺之旃檀佛像及藏经,初移于此,今不知流落何所矣!由慧炬院西登小山,上行可半里许,盖王乔崮之西麓也。登高一望,白沙河横于其前,河北诸村历历在目,山势盖尽于此。由此而西,概属平原。故西麓之神堂口,为墨西入山之要道。由胶县平度来者,必出此途也。

  下山仍过慧炬院,前经华阴集,北穿过楼里头村东行约三四里,遂登黄石宫。昔人建道观于此,原分上中下三级,今宫圮已久。昔人所称巨岩当道,人由洞中过者,以及古柏参天云云,概不可见,仅存一洞。黄石公坐其间,或曰此老君之像也,洞前古藤一株,洞东残碑三座,悬崖上镌邱长春之《青天歌》,及“玉液嵓清虚庵”六大字,差可辨识。偏西又有“採芝”二字,大俱盈尺。由洞前循原路而降,沿道岩石颇有摩勒。距洞不足半里,殆即昔人所称之下黄石乎?若上黄石更在中黄石之上,以时促道险未及往访矣。坐黄石宫洞口,南望华楼石门诸峰即在目前,白沙河介乎其间,又一涧自东北来入之,即墨涧也。父老相传,往年涧水为灾,华阴集正当其冲,集东市街毁去三分之一,迄今数十年,犹未获恢复也。

  自黄石宫南下里许,过黑涧,十二点达康公祠。祠在山麓,平冈横出,上多松石,虽不如黄石宫之高伟,而秀则过之。祠祀康霖生,清康熙间宰即墨,有惠政,殁于任所,邑民为建二祠,此其一也。祠西为市立杨家村小学,村距祠东里许,近村多附课于此,即墨境之楼里头村,间亦来此附课也。

  在康公祠午餐后,一点卅分向华楼出发。南渡白沙河西经响石村,由山阴大道上约三里,经松风口迎仙蚬、十八盘梳洗楼,而入华楼宫。此为明清士大夫习游之处,故后山道路,昔年颇称修治整齐,近年数为匪窟,来者日稀,负此名山矣。因属公务人员助庙祝规划,拟就旧有屋宇略为整理,此为西北区憩息之所。盖华楼之妙,不仅本身富有丘壑,自成格局,又可北眺王乔,南瞻巨峰,眼界开阔,陟降不劳,山中所稀有也。宫中元明摩勒甚富,惜多漫泐,因属公务员司,润以绿油,藉资辨识,亦便保存。余等登凌烟崮,访仙岩、天液泉,及南天门,诸胜,遂自山之西阿,经南天门前东去。越一涧,折而西行,访蓝氏华阳书院遗迹,至则仅见残屋数椽,昔年之文昌阁旧圮,院前摩勒亦难句读。涧畔所题诸字,尚留陈迹耳。由此沿涧东去毕家村,时已四点,因本日犹有余力,急乘汽车驰赴大劳村,更换山轿赴神清宫。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