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鸿烈与崂山的开发(10)
辛亥革命网 2011-12-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这类碑刻尚有在崂山太清宫立的《民国十七年纪念沈总监碑》。民国十七年为公元1928年,碑立在崂山太清宫。文为:“我国寓兵于农之制废驰已久,外不足以御侮,内不足以靖患。盗贼发生,而民不知兵,听其滋扰,束手待毙。现时局不靖,土匪蜂起,崂山层峦叠嶂,尤为盗寇出没之所。陆军既不暇兼顾,警察亦无力剿除,各庙主持,本世外人,不过听天由命,任其蹂躏。山内各村疃小民,又皆极贫之户,财力匮乏,不足自卫,以致扶老携幼,露宿涧壑,儿啼女呼,惨苦不堪言状。适值海军督练处沈总监鸿烈,凌别监霄,督同海圻舰长姜鸿滋、海琛舰长方念祖、肇和舰长冯涛、总教练官张楚材,率领所部来崂山训练巡防。海军本无陆地剿匪之责,而诸公哀怜民生,慨然以保护地方为己任,时遣军队跋山越岭搜剿无遗。匪类因之敛迹,各村庙始克安枕。更兼将士用命,体恤民艰,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仰见诸公训练有素,将以今之保障一方,作异日国家之干城也。同人等感激五中,谨刊列事实,以志不朽,非敢云报,聊作纪念云尔。”
在华严寺立《民国十九年沈鸿烈功德碑》,盛赞所率海军对崂山的贡献。民国十九年为公元1930年,碑立在崂山华严寺,由海润区公民同立。文为:“东北海军总司令沈鸿烈,字成章,湖北竟陵人也。以军功隶籍奉天,钤韬素娴,渤海人龙,民国十七年夏间,率统海圻等舰驻泊崂山湾,与青岛、秦皇岛、葫芦诸岛相蒂应,为犄角之势,据形胜也,时值国家多事,民生日艰。公目睹心伤,不忍坐视。凡有关于地方治安者,靡不剀切晓示,极力维持。谨就其鸿猷伟烈,卓卓在人耳目者,略述之一:一、辟画路政。自崂以北,近百里,山径崎岖,往来实艰于行。公首捐巨款,分段沿修,一经提倡,民皆踊跃赴工,顿令羊肠小道,尽成坦途,行者称便。一、振兴学校。海润区僻处东鄙,学风闭塞,公于去夏招集各社村、各庙僧道,谕令择地创办公立、庙立、族立各小学十余处,贫寒子弟均得入校,嘉惠士林,诚非浅鲜。一、保障渔业。崂山东临大海,港汊纷岐,海匪出没无常。各渔户日从荒骇,渔泛一误,生命攸关。公乃派军舰巡视,渔户因得安居而乐其业。一、肃清盗穴。崂山毗连青山,久为匪徒逋逃薮,架票勒赎之案,层见迭出。公明察暗访,破获多起,并饬令陆战队择要出防,以遏其萌。以是声威远播,宵小远避,不敢入境。此皆建设之荦荦大者。至于镇压杂军,蠲除苛政,清理庙规,整饬民俗,排难解纷,抑强扶弱,尤属不动声色而措置咸宜。以是濒海民众,歌功颂德,业已有口皆碑矣。民等仰托□□,何敢忘事铺张,但既已身受其赐,不禁欲有所言。昔卫青勒功燕然,表武功也;羊叔留芳岘山,志德政也。今公恩威兼施,则燕然之伟功,岘山之高风,更得见于今日。其造福于吾民者,有涯边哉!兹特就其已事,用作实录,以作纪念云尔。”
《民国二十年大庄修路碑》。民国二十年为公元1931年,碑由乌衣巷区村民同镌。文为:“崂山屹立海上,以雄秀闻。其东西两麓尤峭。自大崂村达王哥庄,为胶澳即墨往来孔道。径路奥曲,间不盈咫,仰倚峻坡,俯临绝壑,践其哉者,恒□足屏息,有颠覆陨坠之虞。今东北海军司令沈公鸿烈来镇是邦,阅兹惴栗,尝思辟而治之,以需费□未果。适值海赃得资五千余元,移书青岛市府,述以己意。市长胡公若愚览书慨然曰:‘平治道途,以御民患,此守土者之责也宜速集事。乃发币五千,供任斯举,不足又益二千有奇。定议设工程办事处,会同勘修。市属工务局以王守政为工程员兼正主任、海军司令部以吴安甫为事务员。测量既定,分段修治。以民力日役二百余人,皆踊跃效命,各执畚以从,克勤厥事。凡隘者广之,崇者损之,卑者益之,顽石之碍道者,则烧破析之,超溪涧则架飞梁以通之,傍悬崖深谷,则筑涵洞壅壁以障之,辇致土石,积底坚完。又多拓平台,以供休息。树木表以防疏虞。自二十年三月始役,阅七月而工竣。由大崂村抵王哥庄,凡十八里,向之阻厄促近者,至是悉变夷途。往来行旅掉臂驰骋,以遨以嬉。复恐岁久失修,堕前功而启后患也。爰饬工程处召集乌衣巷区村长等议决:后有倾圮,嘱村民以时葺补。如一村力难胜任者,由公家征调全区民夫协助。于是村长等退而谋曰:‘兹道厄塞,为民患久矣。顾以僻在海隅,迄未能有修治之者,今沈胡两公毅力经营,去险就夷,且深维暂费永宁之计,由明约恒久保固,泽我氓黎,若是优且渥,其可忘乎!昔汉武都太守李翕,开通郡西狭阁道,四方之雍可以夜涉。民怀其德,相与作颂刻石,即所称西狭颂是也。间尝读其颂辞:‘馔山浚岭,渎路以安直,继禹之迹,亦世赖福’语,穆然想见古人之贤令牧守,实惠及民,宜其民之歌咏弗辍。今两公惠绩,视汉李翕遑多议,敢举斯辞,以为公颂,并镌□岩。斯与兹山共垂不朽,用谂永之无极之世云。”
沈鸿烈晚年颇重著述,尤以对文史分外关注。曾着有《读史札记》、《欧与海权》、《收回东北航海权始末记》、《东北边防与航权》、《青岛市政》、《抗战时期之山东党政军》、《抗战时期之农业建设》、《抗战时期之国家总动员》、《浙政两年》、《消夏漫笔》、《政海微澜》、《五十年间大梦记》等,都对青岛做了重点的书写。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社区公益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