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庵先生年系(9)
辛亥革命网 2012-06-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静庵工作室 查看:
五月,湖北新军党人欲在武昌义举,因未很好组织,流产。见《武昌革命真史》(前编)378页。
五月,孙中山在美国旧金山,要求同盟会员加入洪门。五月二十二,同盟会与致公总堂都发出了告示。冯自由《革命逸史》。
八月十九(10月10日)夜,经日知会革命党人前赴后继,长期不懈努力,武昌起义终于爆发。日知会领导人之一吴兆麟指挥一夜激战。光复武汉三镇的指挥者大多是日知会员,如吴兆麟、张振武、蔡济民、李翊东、程国贞、邓玉麟、汤化龙、熊秉坤等等。各省新军响应武昌起义的领导者,也大多为日知会员。见《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正编)。曹亚伯先生在《武昌革命真史》中,写到武昌起义壮举时,万分感叹:“可怜,辛苦经营武昌革命惟一先哲刘敬安先生竟于辛亥五月十六日庾死于武昌模范监狱,不克亲见此壮烈之举,为之主持大局,悲哉!”(正编)41页
九月十六,日知会建将吴禄贞遇害。吴曾与徐祝平、徐于等在东北收复被日本人强占的土地,令日本人切齿。
武汉保卫战在义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仅坚持月余兵败。十月初七,汉阳失守,黄兴欲炸汉阳兵工厂,被吴兆麟、张振武、李翊东等人制止,黄兴与李书城等逃离武昌。
十月初十,各省推湖北军政府为中央政府。
十一月初六,孙中山从欧洲回国抵上海。
二月十二,清帝退位。1912(民国元)年,壬子。
日知会遭破坏后,主要靠日知会员支撑的同盟会随之四分五裂。
1908(清光绪34)年,戊申,34岁。
春,殷子衡由江夏监狱移至湖北模范监狱。
六月底,先生大病,垂危床褥七十余日,幸得狱友殷子衡、狱卒潘季贞等人照料,潜馈药饵,至中秋始痊愈。
为苦度残酷的狱中生活,先生以研究耶教,祈祷革命成功为精神依托。为不至让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基督教在中国灭迹,先生劝说殷子衡畈依基督教。殷拜先生为师(殷后来为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父子之师)。
狱卒潘季贞、萍浏醴革命军总参谋长欧阳泽垠等拜先生为师,研习圣书。
与李亚东、吴贡三、胡瑛等组织“中华铁血军”,其“中华铁血军”实为日知会破案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之中坚。先生为“中华铁血军”首领。《革命逸史》233页。针对会员变名后组建的共进会、文学社等革命团体之间的矛盾,先生常告戒革命同志求同存异,共举大事,指导狱外革命斗争,与狱中同志共谋武昌起义事宜,为武昌起义作了大量前期准备。
九月初十,殷子衡将先生受刑时血巾转给先生,先生睹物思情,写下留言。
十月,光绪、慈禧相继去逝。
1909(清宣统元)年,已酉,35岁。
春,东京同盟会党员因经济困难,自相离异,重要党员非深入内地,即避身欧美。《民报》不能按期出版,主笔章太炎与亡命南洋的陶成章、田桐等人,皆以孙中山逍遥海外,不接济东京同盟会总部等,愤而宣布孙中山罪状。遍传海内外。传单传至在欧洲的曹亚伯,曹将传单皆毁。《武昌革命真史》(前编)249页。
夏,孙中山为子留学,为母治病,以筹旅费为由,致信曹亚伯。曹将留比利时公民党员历年捐款全数交孙,孙百感交集,声泪咽噎。《武昌革命真史》(前编),255页。
五月上旬,先生被判终身监禁,继续被关押在湖北模范监狱。
五月,湖南闹米荒,激起大变。日知会会员本欲利用民气起义师,因与湖北党人接洽不周,致为停顿。《武昌革命真史》(前编)254页。
胡兰亭从日本回国,想以传道劝化犯人为由,进入先生监舍,未果。后采访狱卒和同监囚犯,写出《狱中信徒》一书。
1910(清宣统2)年,庚戌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