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庵先生年系(4)
辛亥革命网 2012-06-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静庵工作室 查看:
庚子起义失败后,先生为失去付慈祥等众多生死与共的战友万分悲痛。深感满清尽管没落腐朽,但在慈禧“宁将中国亡于外人,也不失之家奴”思想支配下,镇压国内革命运动不遗余力。欲推翻满清,必须策反敌人武装,故极思亲身入伍,求达其志。
1902(清光绪28)年,壬寅,28岁。
春,先生亲入虎穴,带施南人余庆云入湖北新军,在黎元洪任管带的马队当兵,署名刘大雄。入新军后,先生遵守军规,操练刻苦,进步很快,令战友们很是欣佩。战友们见他胸怀大志,谈吐非凡,不分贵贱,待人和善,都乐于与他交往。他便利用一切可用之机,向大家宣传革命道理,勉力大家勤于操练,强身壮体,共举革命大业。新军马队因刘静庵的到来,面貌焕然一新:战友之间亲如兄弟,训练场上生龙活虎,马匹喂养膘肥体壮,营房内外整洁卫生,让黎元洪很是高兴。张之洞视察马队后,也是赞赏不己。令新军各标各营到马队观摩学习。之后,不仅马队声誉大振,而且带动了整个湖北新军,随着张之洞《练兵要义》的实施,湖北新军成为清政府除袁世凯北洋新军外的最强的一支新式军队。任数年管带一直未得到提拔的黎元洪,此后官职也一升再升。之后,清政府令湘、赣、皖、苏、粤等省新军派官弁到湖北新军观摩学习,湖北新军派员到各省代练新军。由此,湖北新军与各省新军声息互通,革命火种传遍全国。见《潜江日报》2011.10.11,7版。阳功雄《刘静庵在湖北新军》。
是年,先生结识在武昌两湖书院读书的曹亚伯,其得意学生孙武、余诚以及宋教仁等人也先后投军。在家乡湖南刺杀劣绅王益吾后,逃到武昌,追随先生的胡瑛等大批志士也先后入湖北新军。
台清史编纂委员会《清史》(第八册)《革命党人列传·刘敬安》对先生在湖北新军的革命活动有所记载:“敬安知民族大义,而又识敏,烛几先,偕施南人余庆云投湖北护军马队第一营充士兵。”“逾岁,以正勇随黎元洪改隶前锋营,旋升护弁,襄办纪室,乘间与营中兵弁交接,灌输革命学说,并与范腾霄、濮以正、李亚东、黄公征、钱保青等组织武库所,研究学术,及黎迁升混成协统领,刘亦随之。”“武汉党人大多出自新军,初以日知会总其成,主之者刘敬安也。”(6235页)。武库所名曰研究学术,实为日知会在湖北新军中的首个革命组织。
1903(清光绪29)年,癸卯,29岁。
先生入湖北新军后,日知会事务由圣公会会长胡兰亭代理。
为便于革命活动开展,三月,先生安排胡瑛到沙市、宜昌、湘西一带联络会党回武昌时,与辜天保、季雨霖、方柏年、张汉、徐竹平,徐于在蛇山之顶欢迎胡瑛,并在山前东厂口将救世军、武库所职合组建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之后,先生等人与冯特民、朱滓淘、时伯弼、宋教仁、易本羲、张朗村、王汉、朱子龙等分途运动。科补所是日知会在军学界的革命组织。武昌科学补习所是科补所在武汉地区的革命机关。当时,先生利用任黎元洪营部书记之便,如果张之洞有招兵之事,他一得知消息,便安排得力助手胡瑛用秘电招会党入伍,科学补习所专作介绍入伍机关。未介绍入伍之先,必受科学补习所秘约。约中大意为:吾汉人四万万亡于满清之手二百数十年,诸君此次入伍,务学成健儿,待时机至,继起而革命,光复汉族,为一定之宗旨。其时,张之洞所募新兵,大半为科学补习所介绍的倾心革命的有为青年。见《武昌革命真史·自叙》3-4页。
科学补习所成立后,日知会在各地的分支机构也相应成为科学补习所分支机构,或称补习所,或称讲习所等,以补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幌子,开展革命活动。“科学补习所所中事务,极忙者为刘静庵、胡瑛、宋教仁、易本羲、时伯弼、朱滓淘等人。杂事惟宋教仁、易本羲为众效劳。”见《武昌革命真史·自叙》(前编),5页。
科学补习所成立前后,先生常与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日知会健将吴禄贞,以及朱和中、耿伯钊、张朗村等日知会(科补所)成员在武昌花园山活动,探讨革命方略,史称“花园山聚会”。其“花园山聚会”,只是一种革命活动形式,并非革命机关或革命团体。
科学补习所自成立,每逢周末都举办集会演讲,先生等领导人亲自登台,吸引了众多新军中下层军官、士兵和青年学生。革命思想逐渐弥漫军营、学校,并影响其他省新军队伍。范腾霄《辛亥革命前之社团运动》介绍:“科学补习所开会讲学,声势较盛,而仍以静庵为其枢纽。”见《利川文史资料》(第一辑)《辛亥革命》1986年,92页。
这年夏,经上海圣公会长余国光介绍加入了日知会的黄兴从日本留学回国,回家乡长沙前,先到武昌,在科补所与刘静庵、胡瑛、朱子龙、王汉、宋教仁等人商议两湖等地革命斗争。议定次年乘慈禧寿辰,在长沙率先暴动,届时,武汉等地同时起义。控制长江流域数省,进而推翻满清。之后,黄兴回长沙,为便于长沙暴动联络组织人马,于是年七月组织湖南部分日知会员组建了华兴会。在汉的先生等人则侧重筹备武汉等地的行动。安排曹亚伯负责湘鄂两地联络,朱子龙、张难先、李胜美等人负责新军联络;胡瑛、王汉从湖南将黄兴准备的枪支弹药运回武汉,宋教仁赴湖南协助黄兴指挥暴动,并负责指挥常德一路人马;何自新赴荆宜、吕大森回施南联络组织会党,先生自己负责监制30万张军用票,备起义之用。武汉学界由刘熙卿、欧阳瑞骅负责推动。见湖北省政协文史委《湖北文史资料》、《辛亥革命专辑》2011,刘芬、欧阳康《中国早期民主革命领袖刘静庵》。
是年冬,吴禄贞奉调进京,入陆军部。先生为之送行,议南北共谋之事。
这年前后,先生撰写了《训兵谈》、《破梦雷》等著作。
1904(清光绪30)年,甲辰,30岁。
春,孙中山在檀岛加入自己以满清口吻所称的“会党”——洪门,封为“洪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