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庵先生年系(5)
辛亥革命网 2012-06-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静庵工作室 查看:
五月十二,科学补习所在武昌的机关—武昌科学补习所公开成立。先生举在拒俄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吕大森为会长,日知会健将胡瑛为总干事。不久,先生安排吕大森回施南发展组织,胡瑛也外出活动,武科所事务由科补所总机关刘静庵等人代理。
七月,黎元洪升任湖北新军21混成协统领的一天,黄兴用隐语向先生汇报有关长沙起义筹备情况的信,落在黎元洪手上。黎看信后,大为惊骇,觉得先生在新军帮助自己不少,是一位难得的救世之才,不忍加害,找范腾霄商量,将黄兴来信烧毁,让先生称病离开军营。见《辛亥革命网·辛亥专家·学术成果》,阳功雄《日知会领袖刘静庵》。
先生在湖北新军三年,开创了诸多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之先河,如:革命领袖亲入虎穴,策反敌人武装;在敌人军队建立革命组织及革命党人党代表制度等。其影响,范腾霄先生在《辛亥革命前之社团运动》一文中,曾予客观公正评说:静庵在新军,“历时三年,渐与各军同志稔,各军优秀干部,不第充心于学术之砥砺,且醉心于种族政治之革命,日深且切。此后,黎所统各军声誉日著,其功名亦与日俱增,由范围较小之马队管带而前锋都带,而混成协统,而常备军第二镇镇统。旧日马队出身官弁头目,均超升不次,此具有新思想之多数新军官,把握军队,卒致辛亥革命,墟满社而底于成,虽运会所趋,而静庵置身营伍数年鼓舞之力,其可泯哉?”《利川文史资料》1986年,92页。
同月,先生带徐竹平赴湘、鄂等地宣传鼓动民众,策动会党发动两湖起义。顺道回家乡梅咀。
月底,先生回到武昌,接手圣公会会长胡兰亭日知会司理之职。在胡兰亭、曹亚伯帮助下,重组扩充革命团体日知会。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得知消息,便纷纷投他而来,有如先生仍在军营。范腾霄《辛亥革命前之社团运动》介绍:“静庵离队后未久,科学补习所同人因风声鹤唳,而渐他去。静庵更以胡兰亭先生之助,迁莺坊巷,改组日知会。不两月,军学界之加入者数千计……先后经余入会者达二百人。每星期日由各同志讲演民主政治、社会进化等原理,听众至不能容膝。时虽有军警之注意,以并不扰及治安之举动,且系外人居属范围,亦无如此也。”(出处同上)。
黄兴给先生的密信,尽管被黎元洪发现,但黎没有声张,两湖起义筹备仍按原计划紧锣密鼓的进行。到起义前月余,由先生亲自监制的30万张军用票按期完成,胡瑛、王汉等人将黄兴准备的枪支弹药运回武汉,曹亚伯、宋教仁、何自新、吕大森等人都到前线。原定长沙首先暴动,在长沙万寿宫装一大炸弹,待十月初十,慈禧寿辰,湖南文武百官到场行礼时,引爆炸弹,将其一网打尽。届时,由日知会外围组织——哥老会组成的长沙、岳州、衡阳、宝庆、常德五路人马同时行动,占领长沙,进取南昌。待张之洞调兵镇压时,武汉等地即刻动手,让张之洞首尾不能相顾,并乘机分别由王汉、易本羲刺杀张之洞、张彪;张难先、李胜美率工程营先劫火药库,先生亲率马队接应。见《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刘芬《中国早期民主革命领袖刘静庵》(81页)。
九月二十,两名会党重要领导人被捕,起义计划泄漏。黄兴等人受到通缉,起义流产。在武昌的先生当夜得到黄吉亭先生派专人送来的急信,迅速组织胡瑛、张难先等人转移武昌科学补习所,并通知上海、南京、杭州、九江、安庆等地的科补所分支机构停止活动,迅速转移。当清吏搜查时并无所获,科补所被迫查封。黄兴在黄吉亭、曹亚伯等人掩护下,在长沙圣公会躲藏月余,由黄、曹等人护送逃往上海,胡兰亭为其剃须化装,不久与宋教仁、刘揆一等华兴会领导人(也属日知会员)先后全部逃亡日本。见《辛亥革命网·辛亥专家·学术成果》、《日知会领袖刘静庵》。会员张难先回沔阳,发展沔阳日知会。
两湖起义流产,科学补习所被查封后,其会员随之相应全部成为日知会会员。日知会发展为全国性革命组织,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以武昌为大本营,武汉为中心,长江汉水流域、东南沿海为重点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新格局正式形成。众多革命精英加入了日知会。如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吴禄贞、陶成章、徐锡麟、秋瑾、熊成基、章士钊、柳亚子、吴兆麟、孙武、居正等等。(出处同上)
冬,先生派王汉、胡瑛刺杀到江南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的清庭重臣户部侍郎铁良,未遂。王汉自尽,胡瑛逃亡日本。
1905(清光绪31)年,乙巳,31岁。
暮春,先生为更好隐蔽自己,接受基督徒洗礼,道号保罗。美国圣公会主教吴德施为其主持洗礼仪式。
先生与到日知会读书看报的董必武等人相识,成为董必武革命的“启蒙恩师”。
夏,梁耀汉组织的群学社,创办的明新公学并入日知会。曹亚伯赴日学习考察宗教。
长沙暴动流产后,逃亡日本的黄兴欲在日本另建一革命机关,因戊戌政变后,长沙时务学堂逃去的杨度、范源廉等一班学生俱不愿戴黄兴为首领。黄兴便经陈少白、冯自由介绍与孙中山认识。是年夏,组织同盟会于日本东京。初次集会,到会60人,多为日知会员,孙中山仅认识10余人,(包括兴中会员2、3人),黄兴举孙中山为总理。《同盟会章程》、《革命方略》由日知会员、革命党大文豪陈天华一手起草。同盟会成立会上,孙中山演讲后,最大革命团体—日知会代表曹亚伯接着演讲,之后,黄兴演讲。见《武昌革命真史》(前编)15-16页。同盟会“其中要人,多出日知会”。《熊十力全集·心集》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