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领袖陈嘉庚与孙中山先生(8)
辛亥革命网 2012-05-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晚年活动
1949年5月,陈嘉庚应毛泽东的邀请,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当年9月,以华侨首席代表身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陈嘉庚先生和毛泽东在中南海前合影
此后,陈嘉庚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病逝于北京,享年87岁。后安葬于福建集美鳌园。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在京病逝。
“陈嘉庚先生治丧委员会”由周恩来总理担任主任委员,丧仪极为隆重。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亲自执绋,廖承志在追悼会上致词。陈毅在吊唁的时候激动地说:“陈嘉庚先生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作为华侨领袖来说,他是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追随革命,善始善终,值得后人学习。”8月15日首都各界举行公祭,公祭结束后,灵柩南运,专车经过的许多城市,当地党政部门和归国华侨都到车站献花圈致祭,最后在集美鳌园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陈嘉庚先生在鳌园中。
陈嘉庚先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不仅中国内地人尊敬他,而且华侨和海外华裔也尊敬他。他的精神在海内外都将永远放光芒。
附一::爱国华侨陈嘉庚
1、身负父债的侨乡少年郎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出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村,因为战乱不断,有很多人远赴南洋讨生活,这里便成了著名的侨乡。
陈嘉庚相关著作
陈嘉庚的家庭,也是一个华侨世家,他出生的时候,父亲正在新加坡,经营着米店和一家小厂。从小,是母亲独自抚养他长大。
闽南一带,曾有着十分光辉的历史。从民族英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这些故事都在小嘉庚的心里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影响。集美村还有着郑成功的“国姓寨”、“国姓井”,在老一辈人的传说中,陈嘉庚从小就对这些爱国英雄充满了敬仰。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更使他渴望早日能够报效祖国。
1890年,陈嘉庚已经17岁了,父亲要他到新加坡来见见世面,于是他离开了故乡、离开了慈母,独身前往南洋。虽然都市的繁华是一种诱惑,但他却不为所动,老老实实地呆在店里,跟着老伙计学习怎么管理,很快就成了父亲的左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