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等地的起义与独立斗争(3)
辛亥革命网 2010-08-26 00:00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山东省情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烟台自1861年开埠后,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城市。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武昌起义后
清兵入城后,“纵火延烧……民政署房舍,焚毁殆尽,署科积年档案文卷,全付一炬”。清兵大肆搜捕革命党人,留城革命军除极少数受到城民掩护者外,其他或俘或戮,极少幸免。无故遭鞭打拘囚的群众更是不可胜数。王治芗被捕后表现十分英勇。面对凶暴的清兵,他高呼“我为革命而死,虽死犹生”,神不惊,色不变,慷慨就义。清军在城中大肆抢掠,数日方休。凡尽力于革命之家,无不被抢劫一空,死伤人数多达600余人。
清兵血洗黄县后准备向烟台进攻。黄县城陷落的消息,使烟台等地军民“莫不惊愤欲绝”(《山东近代史资料》第2分册,第150页)。山东都督胡瑛闻讯后,派沪军刘基炎率部于2月13日从登州由水路向黄县进发,在龙口与清骑兵团交火。城内清兵闻知沪军前来攻打,自知难以招架,连夜逃窜。临行时清兵凶残地将所囚禁的28名革命党人全部杀害。其时已是清帝宣布退位的第二天了。
沪军乘胜追击,很快再次收复黄县,胡瑛委任张廷萼为黄县县长。此时南北议和告成,举国罢兵,沪军遂留驻黄县。
山东独立被取消后,反动势力大肆迫害革命党人和进步人士。为避免无谓损失,在济南的文登籍同盟会会员丛禾生、丛琯珠决定回籍举事,由济南撤到烟台,革命党人同烟台革命军政府就文登举事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丛琯珠等先行回文登做发动群众的工作,于春暄、左汝霖往来烟台、文登间进行联络。11月底,丛琯珠、林基逵、李文澜、毕仲海等组成了领导核心。
1912年1月19日,革命派乘夜进攻文登县署,县吏岳宝树本欲携款潜逃,此时在革命派压力下,谎称自己对独立“早有此意”。革命党人联络各界人士组织了文登革命军分政府,由丛琯珠任民政长,进步名士林基逵任审判厅长。革命军分政府吸收各界进步人士参加,实行民主管理。
军分政府清理积案,提倡工商,赈济饥民。半月后,各方面工作均已有头绪,新秩序初具规模。此外,还由丛琯珠、宋子瑞组织了百余人的学生军,赴烟台准备参加军事征讨。为筹措军饷,宋子瑞把家里的7亩上等好田全都卖掉了。
文登的封建势力根深蒂固,丛殿甲、王嘉禾、王廷相、张培馨等劣绅分别暴动,不几日竟煽动起不明真相者达万人之多,进攻县城。鉴于文登石城难攻,反革命武装便封住南、西两门(该城无北门),火攻东门,昼夜不止。学生军出走后,城内只拥有10余支枪,势单力薄的革命党人感到难以久守,便差人星夜赶往烟台汇报情况,请求援助。这时革命军分政府的丛琯珠等人认为他们同受骗而来的群众无怨无仇,不难通过宣传疏通关系,便派林基逵、林惠民叔侄二人出城交涉。岂料反动武装对革命党人寸步不让,赴烟台求援和出城交涉的两路人员均被捕杀。
2月22日夜,城内革命党人分兵突围出城,丛琯珠等一部趁夜色由西城门出走。失散后,相继被捕。冒火由东门冲杀而出的人员损失更重,极少有逃脱敌手者。次日,反革命武装大举入城,捕杀革命党人和无辜群众。刀砍、火焚,“遇剪发者格杀勿论”(《山东文献》第11卷,第2期,第151页),惨绝人寰。这一反革命暴乱,是文登县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惨劫。死难者通称五十九烈士,其实远不止59人,尚有不少人连姓名也没留下来,如文山宫氏二子,年仅十四五岁也遭残害。
十几天后,烟台军政府派精悍队伍抵文登,加之清帝将退位的消息传来,反动势力知大势已去,遂四散溃逃。文登革命秩序得以恢复。
武昌起义爆发后,荣成籍同盟会会员、兼任登州师范学堂和蓬莱中学两校校长的刘鉴清,便约集校内同盟会会员予以响应,其中在刘影响下加入同盟会的荣成籍学生尤为活跃。他们组织革命先锋队(学生军)参加了烟台独立斗争,经受了锻炼。
烟台都督府成立以后,便派力量分路收复仍在清王朝势力控制下的附近各县。刘鉴清、丛禾生被任命为东路领导人,前往牟平、文登、荣成开展独立斗争。
1912年1月,东路分队由烟台出发,依次收复牟平和文登,随后抵达距烟台240里的荣成。出发时队伍约20余人,沿途又新约集了五六十人,并征到了毛瑟枪10余支,队伍已有相当实力。
此时,荣成县内的革命分子也在准备斗争,以县劝学所所长曲璜为首,联系了一些学校进步师生,举行过若干次秘密集会。曲还专赴济南,考察了济南独立后的形势,与同乡、同盟会会员鞠思敏商订了荣成独立斗争的计划。山东独立取消后,济南形势紧张,他们返回故里,积极准备开展斗争。
东路队伍很快逼近县城,他们齐声高呼:“同胞们,开城啊!”相持约1小时,终于进城,两方同志汇聚为一。清知县早已闻风逃窜,革命派兵不血刃,直捣县署。他们立即组织了荣成县军政府,刘鉴清任民政长,鞠思敏等被吸收参议县政,一批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担任了政府工作人员。
但刘鉴清等人多是知识分子,缺乏实际的革命经验。军政府成立后,没能建立自己的武装,满足于收留旧县署的差役和守城清兵,对反动势力没能给予及时有力的打击。1912年1月30日,前往荣成的左汝霖率东路部队返回烟台。被推翻的官吏同地主阶级勾结起来,劣绅周玉春、袁子经等“不甘落魄失势,阴谋对抗”(《山东省志资料》1958年创刊号,第27页),县中形势很快恶化。数日后,在周玉春、袁子经等人的策划下,1000多名不明真相的人被裹胁,以“复清”为名,向县城围逼而来。
2月9日,刘鉴清获悉清军、土豪劣绅蒙骗大批群众攻城,敌众我寡,形势十分严峻。他一面派人去石岛请援兵,一面派人赴各处调集联庄会壮丁增援。此刻军政府内意见不一。刘鉴清鼓励众人不要动摇,他表示:“即使牺牲生命,也不能抛弃革命,我决定与城共存亡!”(《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4期,第26页)。2月10日晚,清反动官吏拥千余人攻打县城南门时,军政府留用的旧官吏与城外匪徒暗通声气,偷开城门,放进清兵和匪徒。仅有18支枪的革命党人无法抵抗,城池很快陷于敌手。17名革命党人被捕,敌人惨无人道地将他们的双手用铁丝穿过囚禁起来。次日押往西门外枪杀,仅一人死里逃生。
敌人围攻荣成县城后,胡瑛即派左汝霖率兵1个排前来增援,但抵达荣成时,县城已陷入敌手,刘鉴清等人也已壮烈牺牲。随即,烟台方面任命潍县籍同盟会会员杜紫庭为荣成县民政长,率1个营兵力于3月4日再度攻取荣成。革命党人重新建立革命秩序,镇压了叛乱头子号称“周二朝廷”的周玉春、袁子经等人,安定了全县的局势。杜紫庭任职荣成近两年,推行新政,创办教育,为民众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