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阿穆尔灵圭的政治活动(2)
辛亥革命网 2011-03-18 00:00 来源: 作者:乌力吉套格套 查看:
如上所述,阿王同川岛等日本人有过接触后,科左后旗官员们时刻注意着日本人在“满蒙独立”方面的活动。据赴昌图探询科左后旗动向的日本人松本菊熊3月9日的报告:“博王旗官吏对部分日本人赞助革命党人一事表示不满,他们还主张联合满蒙在清朝的名义下施行独立。”[此外,该旗官员王尚忠得知部分日本人及宗社党人为了恢复清朝,同清朝皇族肃亲王等人从北京逃出的消息后,几次到旅顺、大连等地,观察日本人的活动,还访问过肃亲王公t宦¨副。但随着日本人和宗社党人“复辟”计划韵失败,他们这些活动也没有得到任何具体成效。
那么,此时留在北京的阿穆尔灵圭自己又在做什么呢?他与其他几位蒙古王公们一起以“蒙古王公联合会”的名义与新成立的袁世凯政府进行交涉,强调蒙古的特殊性的同时,观望着袁世凯政府对蒙古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早在“南北议和”时,袁世凯就曾提出过《大清皇帝辞位后之优待条件》、《清皇族优待条件》和《满蒙回藏各属之待遇条件》,承认满蒙王公世爵世职概仍其旧,并得传袭,保留原有封建制度和秩序。1912年3月10日,即部分驻京蒙古王公乘曹锟兵变逃出北京之后,袁世凯向“蒙古王公联合会”发出信函解释:“此次动乱(指兵变)是我失政所引起,请蒙古王公们安心留住北京”,同时还发给一万两银子表示慰问[16]。蒙古王公们在既不甘心失去以往的权利地位,又不能改变整个局势的情况下,便继续提出要求与袁世凯政府“讨价还价”。
同年3月15日,那彦图、阿穆尔灵圭为首的蒙古王公联合会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11条要求,内容为:(1)嗣后各蒙古均不以藩属待遇,应与内地一律,中央对于蒙古行政机关亦不用理藩、殖民、拓殖等字样。(2)各蒙古王公原有之土地统辖治理权,一律照旧。(3)内外蒙古汗、王、公、台吉世爵备位号,应予照1日承袭,其在本旗享有之特权,均照旧无异。(4)唐努乌梁海五旗,阿尔泰乌梁海七旗,原系副都统及总管治理,应就原来副都统及总管承接职任之人,改为世爵。(5)蒙古各地胡图克图喇嘛等原有之封号,概仍其1日。(6)各蒙古外交之国际交涉及边防事务,均归中央政府办理。其交涉边防,如遇交涉地方重要事件者,随时由中央政府交蒙古该地方行政机关参议允协,然后施行。(7)蒙古王公世爵俸饷应从优支给。(8)从前在蒙古所设之官,如将军、都统、办事大臣、参赞大臣等一律裁撤,凡蒙地由中央政府另设行政之机关,专以蒙古世爵人民治理,其以下之职掌五族人通用。(9)察哈尔八旗原系游牧之地,及上都牧群、牛羊群地方,可为蒙古王公筹画生计,至已开垦设治之处,除设治照1日外,其所入租赋亦划归筹画王公生计之用。(10)蒙古人通晓汉文者,及入各项学堂毕业者,均得任用内地京外文武各职。(11)以上各条系属大纲,此外未尽事宜应俟国会召集再行提议。此项要求中“由于第八条关系官制,应汇入全案另议”外,其他各条当即得到袁世凯的批准。5月,袁世凯将蒙古王公联合会的要求交给参议院议决[17]。8月14日,参议院召开第55次会议,讨论《篆古王公联合会要求条件案》,在一些地方作了修改。修改情况为:第2条”土地统辖治理权”,改为”管辖治理权”;第6条“外交之国际交涉”,改为“对外交涉”;“其交涉边防如遇交涉地方重要事件者”,改为“中央政府认为关系地方重要事件者”:“中央政府交蒙古该地方行政机关”,改为“中央政府交该地方行政机关”:第8条根据袁世凯的批示将其全部删去;第9条“至已开垦设治之处,除设治照1日外,其所入租赋亦划归筹画生计之用”中的“其所入租赋”删掉,笼统地改为“察哈尔之上都牧群牛羊群地方除已开垦设治之处仍照旧设治外可为蒙古王公筹画生计之用”:第10条“入各项学堂毕业者”改为“合法定资格者”;第11条全部删去。此外还以《蒙古王公联合会的要求条件案》中的“要求”二字“并不雅观”为由,改为“待遇”。其他各条基本按原文得到通过。['sl8月19日,参议院以《蒙古待遇条例》为名正式公布。上述史实说明,《蒙古待遇条例》的产生,首先是由那彦图、阿穆尔灵圭等驻京蒙古王公提出,袁世凯出自笼络蒙古王公的目的予以批准,经过修改后公布的。也可以说,这是清帝退位之后,仍然留在北京的阿穆尔灵圭等蒙古王公们所做出的最突出的“业绩”。后来《蒙古待遇条例》成为袁世凯政府对蒙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拉拢蒙古王公,稳定蒙古局势产生了很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还有,当时外蒙古的“独立”对内蒙古产生了很大影响.多数蒙旗都曾表示归顺外蒙古“独立”政权。阿穆尔灵圭也在其归顺的内蒙古王公之列。外蒙古哲布尊丹巴政权内务部于“共尊”三年十月十一日(1913年11月8日)所拟“新归顺的外内盟旗衔名表”上清楚地列举着“哲里木盟(科左后旗)扎萨克亲王阿穆尔灵圭一旗。”[19]目前没有资料证明阿王在何时、派何人去外蒙古表示归顺的具体情况。但有趣的是,在北洋政府方面的资料记载却正好与此相反,据称:“蒙古王公之通达时势,不以库论独立为然者,颇不乏人,而尤以科尔沁王阿穆尔灵圭、喀尔喀王那彦图、土尔扈特王帕勒塔为最。自闻活佛独立,即在京集议,深恐蒙古为外人所愚,致蹈波澜覆辙,先后遣派代表,回旗劝导…一,。